而李老汉望着秀兰离去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落和无奈。他知道自己的希望渺茫,但心里还是放不下秀兰,那匆匆一瞥,秀兰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第6篇:心有不甘拒老汉,秀兰愁绪绕心间
秀兰跑回家后,像受伤的小鹿般躲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身子顺着门缓缓滑下,坐在地上泣不成声。她的哭声在这寂静的屋子里格外凄惨,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宣泄出来。
在我们村里,姑娘过了适婚年龄还未出嫁,本就是件引人议论的事。如今秀兰拒绝了李老汉,更是让村里的风言风语传得厉害。按照习俗,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该嫁人成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可秀兰却一直未能找到如意郎君,这让她在村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之后的日子,秀兰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吃饭时,她坐在桌前,望着满桌的饭菜,却毫无食欲。母亲夹到她碗里的菜,她也只是随意扒拉几口,如同嚼蜡。夜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子里像一团乱麻。一会儿是李老汉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一会儿是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异样目光,一会儿又是自己孤独终老、无人问津的凄凉未来。
她心里不停地纠结着:“难道真的要嫁给李老汉?他那么大年纪,以后能陪我走多久?可若不嫁,还能有谁愿意娶我?难道真要一辈子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想到这里,秀兰的泪水又止不住地流下来,浸湿了枕头。
她的父母看着女儿日益憔悴,心疼得不行。一日三餐,母亲绞尽脑汁做秀兰爱吃的菜,父亲则在饭桌上苦口婆心地劝她:“闺女啊,李老汉虽说年纪大了点,可为人实在,能干活,也知道疼人。咱村里的习俗你也不是不知道,女人总得有个依靠。你再好好想想。”秀兰听了,把碗筷重重一放,赌气道:“我不想因为这些习俗就随便把自己嫁了。我就是不想嫁给一个老头子,难道我这辈子就没别的选择了吗?”说完,又把自己关进房间里,独自对着窗外的月光默默流泪。
秀兰也不再出门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聊天玩耍。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做针线活、唠家常的欢乐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她每天就闷在家里做些针线活,可心思根本不在上面,不是扎了手,就是缝错了针脚。她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的愁绪却像乌云一样,怎么也散不开。
第7篇:老汉诚意未改变,再寻秀兰表真心
李老汉那天被秀兰拒绝后,回到家里一宿没睡。他坐在炕上,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秀兰的面容在他眼前挥之不去。他知道在村里的传统观念里,他和秀兰的年龄差距确实太大,很难让人接受。但他觉得自己有一颗真心,能给秀兰一个安稳的生活。
第二天,李老汉起了个大早。按照村里的习俗,去求亲得带上些能表心意的礼物。他去集市上买了些鲜亮的布料、香甜的糕点,又捉了两只肥肥的老母鸡,准备去秀兰家再表表心意。一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秀兰会不会把他拒之门外。
到了秀兰家,正巧秀兰在院子里洗衣服。她看到李老汉又来了,眉头一皱,手里的衣服也重重地摔进了盆里,溅起一片水花。李老汉有些尴尬地站在门口,搓着手说:“秀兰姑娘,我……我又来打扰你了。”秀兰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李老汉忙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说道:“秀兰姑娘,我给你带了点东西,都是些小小心意。这布料你做身新衣裳,肯定好看;这糕点可甜了,你尝尝;还有这两只老母鸡,能给你补补身子。”秀兰看都没看一眼,冷冷地说:“我不要,你拿回去吧。”
李老汉也不气馁,走进院子,诚恳地对秀兰说:“秀兰姑娘,我知道我年纪大让你不满意,但我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你。我会种地,会养鸡,家里的活我都能干,不会让你吃苦受累的。咱村里的女人不都图个男人能踏实过日子,疼自己嘛,我保证能做到,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秀兰听着李老汉的话,心里微微有些触动,但一想到村里人的眼光和传统的观念,还是硬下心肠道:“你别说了,我不会答应你的。”
第8篇:村中流言纷纷起,秀兰压力日益增
秀兰和李老汉的事情在村里像风一样传开了,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在我们这村里,向来注重名声和传统,这样的事情自然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秀兰挑花了眼,现在只能找个老头子嫁了;有人说李老汉贪图秀兰的年轻漂亮,不知天高地厚;还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秀兰的父母教育无方,让女儿落到这般田地。按照村里的习俗,女子应当早早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秀兰如今这般情况,显然违背了传统,自然招来诸多非议。
秀兰每次出门去井边打水,或者去集市上买东西,都能感觉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窃窃私语。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姐妹们也开始疏远她,仿佛她是个瘟神。有一次,秀兰在路上遇到了隔壁的王大婶,王大婶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她,说:“秀兰啊,你可别犯糊涂,那李老汉能给你啥幸福?咱村里的姑娘可都是规规矩矩嫁人的,你这样会被人笑话的。”秀兰咬着嘴唇,一句话也没说,匆匆走开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回到家里,秀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觉得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难道我就应该随便找个人嫁了,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是不是幸福?可如果不这样,我又能怎么办?” 秀兰痛苦地思索着。
而李老汉那边,也不好过。他去田里干活的时候,总能听到别人的嘲笑和讥讽。有人说他不自量力,老牛想吃嫩草;还有人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李老汉心里认准了秀兰,对这些流言蜚语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他想着,只要能让秀兰过上好日子,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第9篇:老汉真心动秀兰,犹豫之中现转机
李老汉并没有因为秀兰的一次次拒绝而灰心丧气。他隔三差五地就会去秀兰家,有时候帮着干些重活,有时候送些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有一次,秀兰家的屋顶漏雨了,李老汉二话不说,爬上屋顶就开始修补。
那天,秀兰在屋里看着李老汉在屋顶上忙碌的身影,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突然之间,她的心里有了一丝感动。“他虽然年纪大,但是真的很用心。村里的习俗说女人要嫁个好依靠,他或许真的能给我一个依靠。” 秀兰想起李老汉对她说的那些话,虽然朴实无华,但每一句都充满了真诚。
晚上,秀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我一直纠结于年龄和村里人的看法,是不是太傻了?李老汉对我是真心的,也许我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可另一个声音又在她心里响起:“不行,村里的人会怎么说?以后的日子能好过吗?” 就在这样的纠结中,秀兰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对李老汉已经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情。
然而,要真正接受李老汉,秀兰心里还是有很多的顾虑。她担心村里人的闲话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担心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就在这种犹豫之中,秀兰和李老汉的关系出现了一丝转机。
第10篇:冲破阻碍欲相伴,共迎未来心渐安
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和思考,秀兰终于决定放下心中的顾虑,勇敢地接受李老汉。她想明白了,比起那些外在的因素,真心和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村里的习俗和别人的看法不应成为束缚自己追求幸福的枷锁。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父母先是一愣,随后母亲拉着她的手说:“闺女,只要你想好了,我们都支持你。”父亲也点点头说:“是啊,只要你能幸福,我们就放心了。”
村里的流言蜚语依然没有停止,但秀兰已经不再在意。她和李老汉开始一起规划未来的生活。他们打算按照村里的传统,把李老汉的院子重新收拾一下,种上一些花花草草,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繁荣。李老汉还说要给秀兰买几件新衣裳,让她在村里的节庆日子里能漂漂亮亮的。
虽然未来的生活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但秀兰和李老汉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们相信,只要两个人相互扶持,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秀兰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她期待着和李老汉一起迎接新的生活,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