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官府邸,辰时初至,我带着冬梅,便已坐上了马车,往秋风原启程。

昨日,于归程的马车里,上官于雪曾询问起,我留予睿王的书信里写着什么。

我思索之后回答,那信中言明,烦请睿王抽出些许时间,于府中稍作停留,我次日登门造访,有要事相商。

并且还顺带问了一嘴,“雪儿妹妹,明日,是否还要跟着我一同前去?”

她直接摇头,“不想去了,雪儿可不愿,再见到那位…自来熟的睿王妃。”

我也料到了,她定然会不待见古娅。故而,才没有如实的告知,那信里实则是约了睿王在秋风原一见。

其一,多一人难免会生多一事。其二,自己的确是存有一己之私。

“公主,如此恶劣天气,去秋风原做甚?”同坐在马车里的冬梅好奇问起。

因为她并不知晓,昨日我们前去寻过睿王之事。

“约了一位许久未见的友人!”我回答。

由于路面积雪太厚,我们的马车只能缓慢地前行。

原本只需二十来分钟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来到目的地,让车夫将马车停在秋风原的山道旁,我率先下车,吩咐道,

“冬梅,你就坐在马车里等着,不用跟去。”

冬梅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公主,这荒郊野外的,您一个人前去,奴婢担心,这万一……”

“这大冷天的,坏人也会嫌冷呢,谁会无事,还愿意来这荒郊之地。”

冬梅再次嘱咐道:“如此……那公主务必小心,若遇何事,只管大声呼喊,奴婢在此,自能听到声响。”

眼看巳时将至,想必睿王也快到了,我赶忙点头。

“不必担忧,此地我曾涉足,定无大碍,稍作停留便归,不会耗时太久。”

话毕,我顺着台阶,朝秋风原的山坡徐步而上。那亭子近在咫尺,行至坡顶,便可望见。

伴着脚下不断传出的“咯吱咯吱”踏雪之声,我与那茅草搭成的小亭子渐行渐近。

此刻,在秋风原银装素裹的山道上,唯我一人独行。

迈入亭子,顿感疲惫。取出手帕,将石凳上的积雪轻轻拂去,而后坐下歇息。

此刻,纵然头戴毛绒帽,手着厚手套,身披厚实披风。然而寒风拂来,仍可觉一丝寒意侵身。

而此处美景,已使我不由自主地忽略那微末寒意。

举目四顾,整个世界仿若披覆一层银装般,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更惊异地发觉,在离亭子不远处的树林里,竟有数株腊梅树,正绽放得明艳。

上次来此,它们皆被繁茂大树枝所遮蔽,故而未被察觉。而今,那几棵光秃树枝,已无法阻挡其风采。

于石凳上休憩片刻,我自觉体力已恢复。遂起身,朝那几株腊梅树行去。

缓步行至梅树下,凝视着这些娇艳的花朵,我心中忽生一念。

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折取数枝梅花。待睿王到来,就可以将此花赠予他,全当是他在这严寒之际,还愿意现身的一份特殊之礼。

怀里抱着数支腊梅,回到亭子里。轻轻将梅花放置于石桌上。

不由思忖,一会睿王见到这些,会不会喜欢呢……

重坐回石凳上,指尖轻抚着那些梅花,口中更忍不住低吟起,有关梅花的各式颂词诗句,不知不觉间,天空又飘起了片片雪花。

望向入口处的小道,仍是没有睿王的身影。观测这场雪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我内心泛起了焦急。

就在这时,冬梅手持一把油纸伞,怀中亦抱着一把,现身于入口的小道之上。

她亦望见在亭中独坐的我,步履匆匆地向这儿走来。

“公主,雪又下起来了。”她尚未走近,声音已然传来。“您在此处,已等了一个多时辰。如此大雪天气,那位友人,怕是不会来了。”

步入进亭子,她将伞收起,接着说道,“观此情形,雪势会渐大。公主,我们还是速速归去。车夫说,倘若这山道两侧的雪坡滑落,堵住道路,我们恐怕就难以返回了。”

我颔首,“好,我们即刻返程。”

在起身之际,又瞥了一眼石桌上的梅花,不禁轻叹,“哎…是我考虑欠妥,竟约人于这等恶劣天气,来此荒僻郊外……他未至,亦在情理之中。”

冬梅亦跟随叹息道,“哎…公主,已至晌午。您已久候多时,若要来,他早该到了。”

“嗯…你说是,我们走吧。”

冬梅递来一把油纸伞,我们二人各撑一伞,徐徐远去。

亭中石桌上的腊梅花,在寒风的吹拂下,花瓣轻轻颤动着,仿若在默默与我辞别。

于回程的路上,顶着纷飞的大雪,我们的马车,行进速度比来时更缓慢了。

车夫告诉我们,依目前的行程,恐怕要到夜幕降临才能抵达府邸。

幸而,在启程之前,我令冬梅于马车中预备有干粮与热水。

此刻腹中饥饿之感渐起,正可借此来充饥。

将干粮分出一部分给予车夫后,我与冬梅,便稳坐在马车里,开始吃起晌午饭。

睿王府!

古娅正围坐在火炉旁,心不在焉的翻阅着手中书籍。

房门被轻轻推开,古娅抬头望去,竟是睿王归来了。

她眼神中闪过一抹喜色,忙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去相迎。

她面露微笑,快步来到睿王面前,微微福身行了一礼。

“王爷,今日怎回来这么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