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村民们同意拔掉旧秧苗,改种新品种。拔秧那天,许多村民眼里含着泪,看着辛辛苦苦培育一个月的秧苗被连根拔起,心中满是不舍。
新的秧苗按照技术员的说法,村民只需将秧苗随意地往田里一插即可。这可让村民们犯了难,要知道,以往插秧每一株秧苗的间距都得严格把控,按照一定的密度来插,这样才能保证每株秧苗都能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养分,茁壮成长。而且插秧的深度也大有讲究,浅了,秧苗容易漂浮,扎根不稳;深了,又可能影响秧苗的生长速度。
可现在,技术员却摆摆手,一脸笃定地说:“没关系,就这么随便插就行。” 村民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和犹豫。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忍不住站出来,皱着眉头说道:“同志,这可使不得啊!咱祖祖辈辈种地,都晓得插秧得讲究个疏密和深浅,您咋能让我们这么随意来呢?这要是收成不好,可咋整?”
技术员笑了笑,耐心解释道:“大爷,您先别急。经过我们研究,现在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这些秧苗自身的生命力极为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就算是随意插,它们也能很好地生长。您就放心吧,按照我说的做,错不了。”
尽管技术员说得头头是道,可村民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但大家又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半信半疑地按照技术员的指导,把秧苗随意地往田里插去。一边插着,村民们一边小声嘀咕,心里都在暗暗祈祷,希望这次技术员的指导是正确的,可别耽误了这一季的收成。
秧苗刚种下去,村民们心里依旧忧心忡忡,毕竟这关系到自家一年的收成,更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即便收成不好国家会补贴,可大家还是放不下心。毕竟这还关系到全国人民的饭碗子呀。
谁也没想到,才第三天,刚种下去的秧苗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竟然就开始生长。起初,村民们还只是半信半疑。很多人都觉得,肯定是夜里无人注意时有人搞了鬼,才出现这般怪异的状况。
村里有几个小伙,决定在田头住下,通宵盯着稻田,非要弄清楚夜里到底会不会发生什么古怪事儿。
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下来,将整个村庄严严实实地包裹。几个小伙守在田头,四周安静得让人心里直发毛,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稍稍打破这份死寂。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奇怪的 “刷刷” 声,在稻田里幽幽响起。小伙瞬间浑身一紧,心脏猛地狂跳起来,他大气都不敢出,顺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快步走去。可等他赶到发声的地方,却只瞧见水稻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压根儿没发现任何异常。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