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茴的趁人之危之举。

着实令人很头疼。

只希望回茴看不懂大京百姓北迁,会有助于稳固北方边关这一层意义。

否则,今年很可能和北方回茴进行大规模战争。

已经连续两年遭受天灾的大京皇朝。

经不起折腾了。

即便是能打胜仗,至少三年再难应对战事。

到那时候,南人北迁计划也会搁置。

整个大京还不知道要休养多久。

要知道,大京面对的可不只是北方回茴。

还有南边的河疆、南诏,以及西边的落日朗,他们都在虎视眈眈。

那些虎狼,都盯着大京中原富庶之地。

这才是不能随便开战的主要原因。

赵如风深吸口气,说出思索良久的问题:“陛下,臣恳请不遗余力优先北迁计划。”

“北方炭火供应不足,完全是南方资源匮乏的原因。”

“只要北方发展起来,北方林木众多,以后边关便不用担心炭火不够用。”

“即便是大规模使用炭火,也可随时烧制木炭,并且北方州府离边关较近,运送成本也相对低出许多。”

众多大臣点头。

赵如风仅仅几句话点中命脉。

同时又说明了南人北迁的重要性。

不过眼下还是要先解决根本问题。

就在此时。

外面有护卫前来禀报。

***前来见驾。

众大臣很意外。

从***不再上早朝后。

他们有几天没见过***了。

此刻***过来的未免太巧合了。

只有宣德帝知道怎么回事。

这个女儿,肯定又擅自看战报了。

不过这也是他答应的女儿的,倒不算李清瑶瞎胡闹。

“父皇,有办法了!”李清瑶一进大殿,便急忙开口。

“什么有办法了?”宣德帝问。

“取暖有办法了。”李清瑶言简意赅:“秦浩有使用石炭的办法,可开采石炭取暖。”

工部尚书闻言微微皱眉:“***殿下,石炭的确可以临时用于取暖。”

“但石炭的烟雾大,毒性甚至高于木炭,根本无法长期使用。”

李清瑶被反驳也不生气,道:“所以,我带了样品。”

“这是秦浩改良出来的粗糙样品,已经能做到少烟燃烧。”

说话,李清瑶取下腰间的包包,里面取出几块儿像是被水浸泡的石炭。

说话,李清瑶将石炭放进一旁取暖的木炭盆里面。

带水的石炭接触木炭后,噼里啪啦乱响。

但很快水分烤干后。

石炭竟然在短时间内燃烧起来。

而且,石炭产生的烟雾,明显很少。

工部尚书薛礼激动地几步走过去。

他拿起火钳夹起燃烧的石炭,瞪大眼观察。

众人也都等着工部尚书开口。

“是石炭,真的是石炭,为什么烟雾这么小,而且味道也不那么刺鼻,还能燃烧得这么好!”

工部尚书激动出声。

众人都震惊了。

石炭他们不是没见过,但烧起来比木炭还好的石炭,他们是第一次见。

“清瑶,这是怎么回事。”宣德帝都站起身问。

“父皇,具体我也不懂。”李清瑶道:“反正秦浩说要将石炭破碎开,然后在温水里面浸泡两个时辰,之后,进行水洗提炼去杂质。”

“这些小块儿是秦浩弄了一个时辰弄出来的,他说临时制作的很粗糙。”

“但只要人手足够,他能在1-3天内出产大批石炭,供应燃烧。”

“而且比木炭耐烧,比木炭燃烧温度还会更高。”

水洗?!

所有人都懵圈了。

怎么燃烧的石炭还需要用水洗。

水洗过的东西,还能燃烧?

工部尚书薛礼却激动起来:“***,您说几天!”

“1-3天。”李清瑶重复道。

薛礼彻底激动了:“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最长三天,就能弄出比木炭更好的燃烧物!”

“要知道,烧制木炭,需要十四天左右慢烧,还需要五天左右来冷却,才能完成。”

“石炭却只需要三天!”

“陛下,若是秦男爵所说不假,只需要开采我们周围的石炭山,那些石炭,就足够供应北方将士冬季取暖所用!”

众人也都反应过来。

大京的石炭山可是非常多的,一直被当做废弃山脉,都卖不上价格,也没人要。

所以很多石炭山都掌握在朝廷手里,根本卖不出去。

赵如风连忙问:“***殿下,此事可不能儿戏?”

李清瑶当即学着秦浩的口吻道:“连个洗石炭都不会,怎么大京的工匠这么笨。”

“难道他们不知道,石炭燃烧的温度要高过木炭近千度。”

“用石炭烧火打造的兵器都比木炭打造的兵器要更有韧性。”

“真服了,哪天让工部的人都过来跟我学习,连基本的资源利用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进步。”

赵如风几名见过秦浩的大臣都能想象得出秦浩说话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而且秦浩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确凿办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