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余婉君温柔地轻声说道,同时轻轻地拍了拍秦蓁蓁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与关怀。

随着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逐渐停歇,马车稳稳地停在了镇国公府门前。陆屿身手敏捷地下马,快步走到马车前方,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余婉君下车。

余婉君优雅地踩着脚凳下车,然后自然地拉起陆屿的手,一同缓缓走进镇国公府那宏伟而庄重的大门。

余婉君敏锐地察觉到陆屿脸上的忧愁之色,不禁关切地劝慰道:“你也别太过于担心阿瑶了,相信她不会有事的。”

陆屿微微颔首,回应母亲道:“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余婉君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心疼不已,但还是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宽慰道:“你能想得开就好。娘这边不需要你陪着,你快去忙自己的事吧。”

陆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接着说道:“好的,那孩儿便先回大理寺处理公务了。”

余婉君微笑着松开了握着陆屿的手,柔声道:“去吧,路上小心些。”

陆屿转身离去,步履匆匆地赶回大理寺。一回到大理寺,他将武安侯一案所收集到的所有证据逐一仔细整理,分类归档,并详细记录在册。

又撰写了一份关于此案的奏折,字斟句酌,力求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关键线索以及自己的分析判断都清晰准确地呈现给圣上。

当陆屿完成这些工作之后,他亲自将整理好的卷宗和奏折送到了大理寺卿程璋的案头,请其审核把关。

程璋接过卷宗和奏折,认真翻阅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面带满意之色,对陆屿称赞道:“嗯,做得很不错,条理清晰,证据确凿。这份材料可以直接呈交给陛下了。”

听到上司的肯定,陆屿心中稍感欣慰,连忙拱手施礼道:“多谢大人。”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早朝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朝堂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庄严肃穆。陆屿身着官服,手持奏折,向皇帝禀报武安侯一案……

泰和帝龙颜大悦,亲自拟旨并派遣使者前往全国各地,将这一重大消息昭告天下:武安侯时敬赤胆忠心,从未有过叛国之举!原来是那居心叵测的前丞相魏林暗中与西岐勾结,恶意构陷武安侯,从而导致凉州城不幸沦陷。

如今真相大白,圣上特下旨意,令武安侯即刻官复原职,并归还昔日辉煌的武安侯府。不仅如此,武安侯府上上下下所有家眷皆可免除一切罪责,重返京城。

朝堂之上,当圣旨宣读完毕之后,群臣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日已过。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沈府内外一片喜气洋洋。只见府邸大门前高高悬挂起大红灯笼,鲜艳夺目;府内则挂满了红色绸缎,随风飘舞,仿佛舞动的火焰一般。到处都张贴着精美的囍字,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就连府中的下人们也都系上了红腰带,个个笑逐颜开,忙碌不停。原来,今天正是沈知浔和严枝意喜结良缘的大好日子。

沈知浔的房间里,陆屿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桌前,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厮们手忙脚乱地为沈知浔穿上华丽的婚服。他面带微笑,关切地问道:“知浔啊,你即将奔赴战场之事,可有跟严姑娘细细聊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