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闻言,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放下手中的奏折,伸手接过信件。

“皇上,臣妾告退。”敬嫔见有政事,不敢多作逗留,福身行礼后悄然退下。

静姝迅速拆开封印,展开信纸,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内容。

只见信中写道:“皇上陛下,臣岳钟琪叩首。青海战事近来形势一片大好,我军士气高昂,节节胜利。敌军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已无力组织有效抵抗。更值得庆幸的是,臣在军中巡查时,意外抓住了年羹尧亲信的把柄。这二人在军需调配中中饱私囊,证据确凿。臣已将其严密看管,不日便将押解回京,听候皇上发落。臣定当竭尽全力,早日肃清青海余孽,不负皇上圣恩。”

静姝看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她轻轻将信件放在桌上,缓缓说道:“岳钟琪果然不负朕望,实乃大功一件。”

说罢,她抬眸看向苏培盛,吩咐道:“传朕旨意,嘉奖岳钟琪将军,让他安心作战,朕等着他凯旋的好消息。”

“是,皇上。”苏培盛也是一脸笑意,领命而去。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悠悠两载转瞬即逝。

女学在岁月的洗礼下,仿若被时光精心雕琢,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曾经初来乍到,或青涩懵懂、或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如今已判若两人。

她们眼眸中满是自信与坚定,往昔对知识懵懵懂懂的模样早已不见,如今已然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展现出深厚的学识积淀。

皇后、华妃、敬嫔等后宫妃嫔,对女学的用心程度与日俱增。

起初,她们或许还带着几分彼此之间的竞争之意,可随着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感情越发深厚,那份争强好胜渐渐被纯粹的关爱所取代。

她们悉心教导,关怀备至,只为女学的孩子们能茁壮成长。

这一日,养心殿内,静姝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从容却又带着几分期待。她轻轻抬眸,看向一旁的苏培盛,淡声道:“去,宣果郡王福晋进宫,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甄嬛莲步轻移,踏入殿内,身姿优雅,仪态万千。

她盈盈下拜,声音温婉动听:“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静姝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中透着一丝探寻,缓缓说道:“福晋请起,朕今日找你来,是有个想法。朕在想,若是让女学的学生参加明年的科举和武举,你觉得如何?可有信心?”

甄嬛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秀眉轻蹙,眼中流露出些许担忧,轻声说道:“皇上,女学的学生们这些年在课业上确实刻苦努力,若单论学识,臣妾对她们颇有信心。只是,女子参加科举,此事非同小可,朝中大臣们向来守旧,恐怕定不会同意。”

静姝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声道:“朕自然也料到了这一点。届时朕自有办法,只问你有没有信心。”

甄嬛听闻,心中暗自思量,片刻后,她挺直腰杆,目光坚定,恭敬又沉稳地回道:“承蒙皇上信任,既然皇上心意已决,臣妾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女学的孩子们皆勤奋好学,若能得此机会,想必会拼尽全力证明自己。”

“好!朕希望明年科举的状元出自女学中。”静姝眼中满是期许,语气坚定。

甄嬛再次行礼,郑重说道:“臣妾自当尽力,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