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刘协已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北上河东。

空留下一堆朝廷公卿。

他们在董承的保护下。

与李傕、郭汜、张济在弘农作战。

他们如何能赢呢?

好在随行黔首庶民众多。

堵塞道路。

为三公等人赢得时间。

他们终于也来到陕县。

韩暹等人想着减少刘协身边的人。

于是劝说大家索性直接乘船顺流而下。

由孟津渡口上岸。

直达雒阳。

但太尉杨彪本就是弘农人。

他提出异议。

从陕往东有三十六滩,非常不容易过。

刘艾也说。

他曾任陕令,知道大河滩头危险。

坐船容易倾覆。

于是大家只能拉着绢布过河。

开始还算有序。

但随着追兵前来。

场面瞬间混乱。

大家争先恐后。

想攀船而渡。

于是船上的人便用刀斩断其指。

过了河后。

船中还有断指可见。

经此一役。

死者比东涧、曹阳涧更多。

但太尉杨彪、安集将军董承以及伏后父亲执金吾伏完等数十人安然过河。

跟随的宫女都被李傕张济的兵马所掳掠。

而冻死、溺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在河东大阳县接应的白波师师长李乐也很无奈。

他第一次体会到有爷在旁的感觉。

什么天子面前的礼仪。

什么言行举止的规范。

三公一到,董承他们一到。

啥都要管。

但李乐也记得程昱的交代。

这天下之所以搞到今天这副模样。

与刘氏分不开。

与朝廷那帮众臣分不开。

所以救人是要救的。

但要不卑不亢。

他们先锋军并不靠朝廷供养。

说白了,他们算是董先的私人部曲。

只是这规模比较大而已。

平常先锋军将士吃什么。

就给天子公卿吃什么。

绝不能搞特殊。

要知道主公董先一直倡导的军中三大铁律。

即官兵一致,生活民主,军事民主。

另外还有五同四知道一跟上。

五同即要与麾下部曲,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

待遇上的差别是执行任务不同,兵种不同所致。

并不是身份差异的体现。

四知道指的是班长以上的人。

要知道直属麾下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困难?

然后思想工作要跟上。

主公董先的规定。

白波师的将士此时正贯彻执行呢。

对于能和天子有一样的待遇。

他们可是求之不得。

董先麾下人员成份。

除了百工,奴婢,商贾,游侠,乡人,孤儿,雇佣,门客徙附和先进介绍后进之外。

最多的便属流民和黄巾降兵了。

他们正是受苦受难的那批人。

刘协看着白波师众人一起吃着从食袋中掏出的炒面。

一口水,一口炒面。

现场除了咀嚼声外。

没有任何声音。

他有些动容。

但他一眼瞥见夏育。

他不由紧张。

当初在新丰正是夏育跟人一起放火。

让刘协瞧见了。

所以刘协顿时心生警惕。

这夏育在此干什么呢?

听说是俘虏。

但谁家俘虏那么自由呢?

就连自己这个天子都没那么自由。

该不会刚离虎口又落狼窝吧?!

刚脱离险境的刘协。

一时之间又心生不安。

而河内郡守张杨收到天子勤王诏令。

自己口讷,于是安排董昭带人代表自己前去接驾。

十二月初三,己亥。

董昭率河内队伍前来接驾之时。

刘协已在战战兢兢中来到安邑。

董昭自然要抓住重获自由的机会。

他重点推介曹操。

因为曹操占据陈留。

并未给弟弟董访治罪。

反而念在当初借道河内与长安沟通之时,董昭曾给予帮助的恩情。

曹操对董访大加赏赐。

董访自然便会派人将此事告知兄长董昭。

于是董昭内心有了选择。

继袁绍之后,重新选择曹操阵营。

至于信任自己的张杨。

董昭知道。

张杨的背后乃是董先。

自己曾背叛董先转投袁绍。

又为袁绍次子袁熙建立涉及董先的情况系统。

如此一来。

自己如何回去?

况且家族都在陈留。

都握在曹操手里。

别人不说。

光是弟弟董访。

就令他操心不已。

先锋军后军师兼河东郡守程昱避而不见。

他命杨奉陪同刘协。

身为先锋军后军师。

程昱有这样的觉悟。

自己捧的是董先给的饭碗。

自然要向董先尽忠。

先锋军大多如此。

但别有用心之人就不是了。

尤其是刘协可是天下至尊。

随口一开。

便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尊荣。

张杨本来算是董先的盟友。

但却派了董昭这个曾经刺探董先情报的人来奉迎天子。

这让程昱心生警惕。

但有爷在旁就是诸事不顺。

于是程昱暗中安排。

此次河东界内。

非自己下令。

便到天子面前献殷勤之人。

程昱决心事后要上报董先予以清除。

天子刘协看到董昭带着张杨的诚意过来奉迎。

从前不觉得如何。

但如今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上千石粮食,还有牛车牲畜。

这让东归以来就没吃过饱饭的朝廷一众人眼前一亮。

于是赏赐如雪花般飘来。

首先是前来接驾的白波师。

以师长李乐为度辽将军,以韩暹为征东将军。以胡才为征西将军。

他们三人,初平元年被董卓用李儒之计封为都尉。

如今一跃而上,升至将军。

这让很多人颇为新奇。

尤其是刘协他们所居之处,并无门户。

只是一处用篱笆荆棘围成的临时院落。

刘协与朝臣会谈时。

兵士们便在边观看。

互相取笑。

称三人为篱笆里的将军。

再加跟随刘协过来人良莠不分。

有人大声笑骂。

有人掷石为戏。

有人自顾调笑宫婢。

有人则拿出私藏自用。

根本不管天子刘协就在旁边居住。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看了很是心痛。

于是建议刘协暂时在河东重建朝廷。

并让太仆为使者。

去和李傕、郭汜议和。

让他们释放被俘的公卿百宫和宫人奴仆。

还有就是天子乘舆车马御用之物。

刘协对在河东重建朝廷持反对意见。

原因就是他见新丰时烧学舍的夏育。

他认为河东离三辅太近,不安全。

杨彪和赵温自然不会反驳。

但若是不在河东又该去哪里呢?

刘协提起董昭奉张杨之命前来奉迎之事。

觉得河内离雒阳较近。

或许是一个选择。

众人商议妥当。

决定东出轵关。

前往河内。

同时封张杨为安国将军。

令他前来接驾。

而董昭则封为议郎。

令他陪驾在侧,随同东归。

并可跟随杨彪、赵温等人共同商议朝政。

于是议郎董昭向刘协建议。

将河东人马与朝廷自有人马分开。

那些跟随朝廷东归的人马。

经历数战仍愿意跟随朝廷。

可见其心忠诚,可堪大用。

只要他们愿意。

便可填补朝廷留下的空缺。

由他们担任都尉校尉等职。

忠诚有保障,以免被权臣把持。

刘协与杨彪赵温等人商议之后。

觉得董昭建议有理。

于是令人照做。

这下安邑出现两大奇观。

一是跟随刘协东归的那些黔首、医师、走卒皆为都尉校尉。

二是御史们忙着刻印,根本供应不上。

最后只能以锥刻画,用文字表示。

不过这两大奇观却也破除程昱的谋划。

他原本便是想让朝廷缺人。

不得不用河东人手填补。

结果董昭出手。

以跟随的庶民补漏。

这令程昱始料不及。

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董昭。

再说李傕、郭汜、张济。

他们见河东白波师出手。

知道事已不成。

于是各自返回屯驻之地。

张济还好。

他本就是屯驻陕县。

驻守函谷。

但郭汜和李傕却回不去了。

他们未曾想到。

原本由段煨守护的潼关。

如今却成为他们越不过去的关。

徐晃奉令驻守潼关。

新式武器全都用上。

一时之间,潼关外李傕、郭汜人仰马翻。

李傕见势不妙。

于是暂投张济。

而郭汜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手下伍习。

见大势已去。

便手仞郭汜。

献首潼关前。

徐晃接受伍习投降。

并让人护送回河东。

结果让夏育看见。

于是夏育恳请李乐、韩暹、胡才三人。

让他们为其劝说程昱。

夏育这是要替郭汜报仇。

已还郭汜当年的救命之恩。

程昱听了李乐、韩暹、胡才的话。

知道夏育与田晏的过往。

当年黄巾起事。

夏育被公车征召。

就任护羌校尉。

遇上北宫伯义等人反叛。

夏育被围畜官。

被郭汜所救。

于是隐姓埋名。

低调报恩。

这事牵涉极大。

若让夏育得手。

那么以后谁还敢阵前相投?

若不让夏育得手。

那么会伤了董氏元从之心。

毕竟中平元年之前的元从。

都是夏育亲手带起来的。

如今这些人可都是先锋社、军锋军的骨干。

万一有了异心。

后果不堪设想。

程昱不敢自专。

于是遣人护送伍习、夏育以及郭汜的人头北上灵丘。

并让人提前送信给主公董先。

让他心里有所准备。

董先提知夏育归来。

心中大喜。

但作为曾离开董先之人。

又不能与之前一样。

这时老婆蔡琰建言。

这天下虽是君可择臣。

但臣也可择君。

身为人君,心胸宽广。

能纳百川是好事。

但是要注意的是:

惩恶扬善,奖罚分明。

明暗相辅,虚实相佐。

把握分寸,注意影响。

董先谢过蔡琰之后。

决定情感上要助夏育。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典韦再次奉命乔装。

在太行山中。

假做匪贼劫道。

让夏育报了仇。

同时董先对外加封伍习。

厚待其家人。

以表彰他弃暗投明。

同时也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试想一下。

若是董先明目张胆以叛主之名诛杀伍习。

那么以后谁还敢背主来投。

那将会让董先耗时费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