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发叫花子呢?”

“我……”

松井吉夫声音戛然而止。

被陈宫澎打晕了。

抓捕松井吉夫的消息,是不能泄露出去的。

否则,日本人绝对会高出各种幺蛾子。甚至可能在城内发动各种骚乱。他们囤积的武器弹药是非常多的。

松井吉夫的下场只有四个字:下落不明。

川岛芳子可以放回去。但是松井吉夫绝对不可以。

那么,将他关在什么地方?

张庸转头看着陈宫澎?

陈宫澎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可以送去丰台大营。交给51师看管。”

“好!”

张庸点点头。

这个主意不错。稳了。

任凭日寇想破脑袋,都找不到人。

然后,他就可以和对方好好的研究,怎么部署大雷雨计划了。

什么?

计划不存在?

只要松井吉夫下场,不就存在了吗?

哈哈!

这就叫无中生有!李代桃僵!

空房。一灯如豆。

微弱的光线中,张庸在发呆。

本来是要思考的。但是逐渐就变成了发呆。

好难。

真的。

难怪陈宫澎不愿意动脑。

话说,自己想要编织一个假情报,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自己并不是专业人士啊!

自己的假情报,是要骗过元首的啊!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元首都是二战时期的牛人!

想要骗过他,谈何容易?

非常有挑战性。

估计是最专业的人士,也会头痛吧。

还好,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所以,淡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拿出纸和笔。

没办法,脑子不行,只能靠烂笔头了。

首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假情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促使德国人出售bf109战斗机。

很简单的目标。

但是又很复杂。

任何高级军购,都会牵涉到多方面。

德国向华夏出售战斗机,第一个不乐意的肯定是日本人。肯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挠。

所以,这个大雷雨计划,力度必须很大。

必须让德国人非常不爽日本人。这件事,只有元首才能决定。

元首有点神经质。一旦受刺激,就会不顾一切。所以,计划的核心,就是让元首受刺激。然后义无反顾。

只要元首答应了。事情就妥了。元首几乎没有反悔的时候。

他是强人。强人都刚愎自用。

哪怕是知道错了,也不会改。

好。

针对目标有了。就是元首。

那么,用什么刺激元首呢?元首最受不了的是什么?自尊心……

一条……

两条……

三条……

不知不觉的,一张白纸,居然写满了。

然后从头到尾看一遍,又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好像没什么价值。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以张庸穿越到来这大半年的经验总结,几乎没有什么事,是可以按照书面上的计划推行下去的。

计划永远都不如变化。

所以,所谓的大雷雨计划,制定的再详细也没用。

算了。

将白纸拿起来。点燃火柴。将其烧掉。

等白纸完全烧成灰以后,还拿起一杯水,倒入烟灰缸里面。将灰完全熔化。

不能留下丝毫痕迹。

然后……

站起来……

去找李伯齐。

自己想不到。有人能想到。

自己不喜欢动脑。但是有人非常擅长动脑。

李伯齐在南苑机场。

至于为什么会在这里,不得而知。

反正,这是二十九军的安排。之前十九路军的蔡将军也在。

南苑机场其实很热闹的。

因为二十九军的军部也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神经中枢。

驻军很多,都是二十九军精锐。

但是张庸没有看到飞机。机场那边是空荡荡的。好可惜。

经过重重的检查以后,张庸终于是看到了李伯齐。这位组长大人看起来非常消瘦,感觉明天都要瘦半斤的样子。

“什么事?”

“我想要编造一份假情报,诱惑一群人上钩。”

“什么人?”

“德国总理,希特勒。”

“想要得到什么好处?”

“让德国人愿意将bf109战斗机卖给我们。”

“你……”

李伯齐低头。沉吟。

片刻之后,他抬头。

“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吗?”

“知道。”

“不。你不知道。伱还没学会走路,但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飞了。”

“我要怎么做。”

“你不要问我。”

“为什么?”

“因为我是专业的。”

“呃……”

张庸被噎住了。

这句话是讽刺呢?还是讽刺呢?

我知道你是专业的。所以我才问你啊!你如果不是专业的,我问你干啥……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那……”

“如果你征询我的意见,就落了痕迹。会被对手识破的。”

“这……”

“你不要询问任何人。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天马行空,错乱百出。或许效果更好。”

“可是……”

“专业人士最大的毛病,就是会落下窠臼。有迹可循。不经意的就会出现套路。我也不例外。但是,你是新人,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你不会按照套路出牌。反而有可能出奇制胜。”

“那我也不能乱来吧!”

“必须乱来。”

“为什么?”

“因为我没有办法可以让德国人出售bf109,正常的办法肯定不行。只能乱来。然后希望乱中取胜。”

“这……”

张庸挠挠后脑勺。

李伯齐的话,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这家伙,又不是老和尚。打什么机锋!

你要打机锋也得看看对象啊!你说的云里雾里的,我根本就听不懂好吧……

“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

“是。”

“还有什么事?”

“我抓了川岛芳子和松井吉夫……”

“什么?”

李伯齐霍然站起来。

这个家伙,居然将松井吉夫和川岛芳子都抓了?

晕!

好吃惊。太吃惊。

这等于是将北平的日谍,直接挖出来一大窝啊!

松井吉夫……

川岛芳子……

就这样被抓了?

一时间,李伯齐都有些难以置信。

还是两个一起被抓的?

抓一个已经飞天了,这家伙居然抓了两个。

刚才还觉得张庸搞什么欺骗计划,是异想天开,现在觉得,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老天爷是他爹。一天到晚都眷顾着这个家伙。

“人在哪里?”

“关在驻丰台的51师军营。”

“我去见见。”

“好!”

张庸立刻带人出发。

人是陈宫澎带回去的。张庸自己回来南苑机场的。

“队长!”

“队长!”

跟随行动的是吴六琪和欧阳圣。

一行人准备坐车前往驻守丰台的51师。结果,还没开车,就有人急匆匆的赶来。

是二十九军军部的一个高级参谋。

“李科长,我们副军长请你立刻来军部。”

“什么事?”

“你去了就知道了。张队长,你也去吧!”

“知道了。”

李伯齐点点头。转身就走。

张庸疑惑。然后跟在后面。

二十九军的副军长,就是佟麟阁。他急急忙忙的找自己,难道是出事了?

到达二十九军军部。通报。马上获得批准进入。

两人急匆匆的进去。发现佟麟阁脸色铁青,正用拳头狠狠的敲着桌子。

“嘭!”

“嘭!”

拳头非常有劲。

将沉重的木头桌面砸得砰砰响。

出事了。

张庸暗叫不妙。

难道是日寇发起了全城暴乱?

“佟军长。”

“你们来了?坐,坐!”

“佟军长,不知道……”

“是我们失职。51师出事了。交给他们看押的两个要犯,被副参谋长带着逃出了军营,现在已经下落不明。”

“啊……”

张庸愕然。

两个要饭,那就是川岛芳子和松井吉夫了。

除了他们俩,没有别人。

晕!

他们居然跑了?

还是被51师的副参谋长给带跑的?

要命……

51师里面也有日谍?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副参谋长,绝对是被日寇收买了。

完蛋。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自己十分意外的抓住川岛芳子,又十分意外的被他们逃脱。

老天爷是在故意和自己开玩笑吗?

端上来一桌美味佳肴,闻了闻,还没开吃,结果又被端走了。

唉……

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责怪二十九军?算了吧。他们本身确实是千疮百孔了。

当年喜峰口抗战,大刀奋勇向鬼子头上砍去的二十九军,已经不复存在了。驻守平津,升平日久,被渗透也是理所当然。想起之前缴获的那么多假名银票。其中一部分,肯定是用来收买二十九军的。

还有之前发现的,被收买的两个军官。也都是二十九军的骨干。

既然其他地方都有,在51师里面潜伏着一两个,也不奇怪。关键是的时候就能够发挥大作用。

现在就是。

刚好将川岛芳子和松井吉夫关在51师。

刚好51师的副参谋长被日寇收买了。在最关键的时候,带着他们逃出了军营。

追?

没法追。早就不见影了。

这三个人,早就躲藏起来了。或者是进入丰台对面的日军驻地了。

到了日军军营里面,说什么都是白搭。

所以,跑了就是跑了。

“组长,我们还去丰台吗?”

“不用了。”

李伯齐摇摇头。

人都跑了,去又有什么用?

去揭二十九军的伤疤吗?这件事,二十九军自会处理。

他们是外人。

嗯,外人。不太受人欢迎那种。

必须谨小慎微。

在外面办事就是这个吊样。

如果是复兴社内部,走脱两个重要囚犯,至少得枪毙十几个人。

戴老板的铁腕手段,绝对不开玩笑。

然而,在这里……

“既然如此,佟军长,我们就告辞了。”

“李科长,这件事,我们会严肃处理的。肯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谢谢!”

李伯齐没有再说什么。告辞离开。

张庸默默的跟在后面。

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下意识的抬头看天。

咦?

自己看到了什么?

飞机?

仔细看,真的是飞机。

急忙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空中。是国府空军。

好奇。

这又是谁来了?

之前不是全部离开了?怎么又来了?

“是杨丽初。”

“她又来了?”

“你在这里,她就算不乐意,也得辛苦来回跑。”

“为什么?”

“给你传话。有些话,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第四个……”

张庸微微愕然。随即反应过来。

哦,是夫人的话。夫人不可能亲自和他对话。杨丽初就是负责传话的。

但是,夫人的话,只能他知道,杨丽初知道。其他任何人都无权知道。

哪怕是委座。最好也不要过问。没他的事。

空中,飞机逐渐降低。

张庸的心情又渐渐的惨淡下来。抬不起劲。

主要是看到双层机翼的飞机,真的很不爽。太落后了。完全跟不上时代啊!

要命的是,夫人他们看上的霍克3型,依然是双层机翼的。各种性能都是非常落后。简直是被bf109吊打。就综合战斗力来说,被bf109甩几十条街。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产物。

“你在这里等杨丽初吧。”

“好!”

张庸从善如流。

迎接美女到来。应该的。反正暂时没事干。

不久以后,飞机安全降落。

这个时期的飞机,降落都不需要地面引导的。都是依靠飞行员的技术。

很快,杨丽初就摇摇晃晃的从飞机里面出来。

唉,她真的不合适出差。

然而,帮夫人传话,只有她能胜任。不合适也得合适。

张庸走过去。看到飞行员也出来了。就是陈善本。他是高远航的得意弟子。杨钧剑也是,可惜叛变了。

“张队长!”

“陈中尉。”

张庸和陈善本打招呼,暂时忽略杨丽初。

杨丽初正痛苦的蹲在一旁的草地上,想要呕吐,但是又吐不出来。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你自己来的?”

“是的。”

“就是为了送杨处长过来?”

“倒也不是。”

“哦,机密吗?我能不能知道?”

“倒也不是机密。我除了送杨处长前来,还载运了一些药品。是南洋商会捐赠的。准备送给二十九军。”

“药品吗?我看看。”

“你看吧!”

“谢谢!”

张庸凑到飞机机舱里面。看到几个麻袋。

将一个麻袋解开。里面都是很简陋的包装。但是药品却非常珍贵。它的名字叫金鸡纳霜。

什么东西?

其实就是奎宁的前身。治疟疾的。

疟疾是什么?就是李云龙的打摆子病。忽冷忽热的。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在奎宁可以人工合成,可以工业化大量生产,并且投入使用之前,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没有之一。有这个药,疟疾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没有,就很危险。李云龙能活下来,很大程度是导演安排。

好东西啊!

赶紧藏一点都随身空间里面。

关键时刻,这个东西能救命。

李云龙是有导演安排。他张庸可不一定有。万一给他也搞个恶性疟疾,那就完蛋。

终于……

杨丽初逐渐恢复了。

张庸来到他的身边。默默的轻轻的帮她拍背。

她有话说。但是他不着急。

然而,杨丽初却是非常着急。她喘息着说道:“空筹部想要你和德国人接触……”

“接触什么?”

“商讨军购的事。”

“我?”

张庸愕然?

让我去谈判军购?开玩笑吗?

我一个复兴社特务处的小人物,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去染指军购?

使不得。

使不得。

跨专业的事情,他从来不做。

必须坚决拒绝。

军购?

那是自己可以染指的吗?

张庸深深的知道,所有的采购,里面的水都很深。随时淹死人。

他不想死。

也不想踩入这个烂泥潭。

他没事抓抓日谍,策划一下假情报,其实挺好。

何必去趟浑水?

“我不答应。”直接表明态度。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杨丽初的声音弱弱的,“也没真的叫你主办。”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遇到德国人的时候,提一嘴,敲敲边鼓。”

“遇到麻烦了?”

“应该是吧。但是和我们空筹部无关。”

“哦……”

张庸隐约明白了。

应该是老蒋那边的事。夫人也是帮忙敲敲边鼓。

估计是陆军采购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所以,夫人也想帮助委座,尽快拿到相应的武器装备。

“关键是150毫米榴弹炮。”

“缺口多少门?”

“我们一共买了200门,但是目前到货才75门。还有125门还没发货。”

“德国人拒绝发货?”

“他们没有这么说。只是说目前生产线已经满负荷,暂时无法腾出足够的产能。要我们等一等。”

“呵呵。”

张庸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

都是托词。其实就是不想履行合同了。想要拖一拖。先装备德军自己。

从1935年开始,德国暗中疯狂扩军。

原来只有10万的国防军,会在极短的时间里扩展到100万以上。然后又从100万扩展到300万以上。

到1939年,德军进入波兰之前,已经拥有300万左右的兵力。

这是相当恐怖的数字。

相反的,英国、法国军队的数量在不断削减。

在德军进入法国之前,法国陆军的兵力,连100万都没有。所以,投降快不是没有原因的。

怎么打?

没办法打。打也是死。

要扩军,首先需要的就是武器装备。拿烧火棍有什么用?

从1935年3月开始,德军已经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一步到位,将军队人数从10万增加到50万以上。

这一大步跨越,需要补充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150毫米重炮。

之前,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军不能装备重武器。所以,最开始的10万国防军是没有重炮的。现在必须从零开始,大量补充。莱茵金属、克虏伯等兵工厂的排期,的确很夸张。产能到了极限。

125门榴弹炮,不是小数目。

尤其是这种口径150毫米的榴弹炮,生产周期是比较长的。

既然德军自己需要,那只好先调拨给德军自己。出口的只能是排期。等。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反正就是等。

“其实……”

张庸欲言又止。

他有一个想法。但是不成熟。

什么想法?

就是将德械改成美械。买美制榴弹炮。

因为轻武器的子弹口径已经限定是7.92毫米,想要改变的话,会带来后勤上的极大混乱。无法改。

可是,150毫米榴弹炮却是独立的。和轻武器可以分开。

甚至,和其他炮兵团也能分开。

美制150毫米榴弹炮的性能,确实不如德制。可是,它成本低,交货快啊!

目前的美国,工业产能是非常恐怖的。到处都是军工厂。绝对不需要担心供货的问题。只要你给钱,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供货。绝对不会拖延。125门榴弹炮,完全就是小意思。

“你说。”

“购买125门德制榴弹炮的钱,可以从美国购买500门105毫米榴弹炮。”

“你哪里听来的?”

“岩岛兵工厂,听说过吗?”

“日本人的?”

“不。美国人的老牌兵工厂。在伊利诺斯州。它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的武器装备。”

“你去过?”

“我在上海滩的时候,听许多美国人炫耀过。他们家里囤积的武器,很多都是岩岛兵工厂生产的。他们的产品类型非常丰富。军用、民用的都有。空筹部装备的春田M1903步枪,就有一部分是这个岩岛兵工厂生产的。”

张庸耐心解释。

杨丽初只关注飞机的发展。对陆地兵器了解不多。

专业所限。她居然不知道岩岛兵工厂。确实偏科。

“另外,我个人觉得,105毫米榴弹炮更加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更轻,更灵活,通过性更强。”

“150毫米榴弹炮太沉重了。自身重量往往在六吨以上。很难机动。极其容易受到道路限制。哪怕是一座小小的桥梁,都有可能成为拦路虎。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桥梁,未必能够承受150毫米榴弹炮的重量。”

“相对来说,105毫米的就轻多了。它自身的重量,只有两吨左右。一般的道路、桥梁都能够承受。不会i轻易受阻。机动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可以比较容易的躲避敌人的飞机。”

“以后,炮兵的主要敌人,不是敌人的大炮,而是敌人的飞机。是来自天空的打击。飞机速度快,飞得高,可以居高临下的攻击。大炮是根本没有机会还手的。很容易被摧毁。”

张庸侃侃而谈。

这不是他的观点。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大炮只有被屠杀的份。

事实上,后来的战争证明,国军装备的150毫米榴弹炮,基本上都被日寇飞机炸毁了。没发挥什么作用。

白白浪费了。

还贵得要死。

反而是有一些105毫米榴弹炮活下来,成为仅存的炮兵主力。

没有人不想要大口径的火炮。240毫米的更好。然而,国情如此,盲目追求150毫米,等于是白白打水漂。

德国人的东西,价格都是很贵的。一门150毫米榴弹炮,需要四万多美元。折算成银元的话,是十三万多!

一门就要十三万大洋啊!

被日寇炸毁一门,就等于是损失了十三万大洋!

张庸不懂指挥打仗。但是,他懂算经济账。打仗其实就是打钱。没经济,打不了仗。包括八路军在内。

八路军的经济,不是简单的金钱,还包括各个根据地的物资、人口等。有根据地,根据地运行良好,八路军就能打仗。就能主动发起战斗。甚至是发起百团大战。

然而,在冈村宁次的五一大扫荡以后,各个抗日根据地遭受严重破坏,经济严重受创,八路军也被迫缩编。几乎无法主动有效的战斗。足足用了一年多才稍微喘过气来。44年根据地基本恢复,八路军又支棱起来了。

这就是经济。

美帝为什么那么硬朗?有钱啊!经济实力雄厚!

英国为什么胜利了,反而衰败了?就是没钱了。

谈钱,很俗。

但是经济必须谈。

“伊利诺斯州?”

“对。”

“那我就先去那里吧!”

“什么?你要去美国?”

张庸颇感意外。

空筹部的人,为什么对火炮如此上心?

你的专业,不是飞机吗?你去美国,可以去洛克希德,去波音,去麦道。只要不去寇蒂斯就行。

可是,你偏偏要去岩岛兵工厂?好违和……

“嗯,前期考察。”

“没有其他人了。”

“难道我不行吗?”

“你不是空军的人吗?”

“空军的人就不能去谈火炮的事情吗?”

“那……”

张庸欲言又止。

明智的停止争论。否则,后患无穷。

杨丽初的行动,其实就是夫人的意思。夫人要她出去考察,她就得出去。

唉,她是真的不适应出差啊!

这年头,去大洋彼岸,没有直达飞机,只有远洋游轮。路上最快也要一个月。来来往往的,可能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忽然想起来,军统的其他两个大佬,唐纵、郑介民,去德国考察也好久了。

自己每天忙得胡天昏地的,都快要忘记他们两个了。错觉,军统只有戴老板一个。其实,除了戴老板之外,还有其他人。

他能做什么?

默默的拿出刚到手的美元,还有英镑。

无论如何,他的后宫里面,都有她一个名额。如果她愿意的话。他是非常欢迎的。

“我真是爱死你了!”杨丽初忽然说道。

“什么?”张庸愣住。

“我来这里,就是找你要钱的。”

“呃……”

“看来,我这一趟,可以过得挺舒服的。”

“那我……”

“你想要什么礼物?”

“要你。”

“现在还不行。”

“为什么?”

“你至少得和我爸见个面吧。”

“我们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关系,他老人家肯定不同意。见面就算了。”

“这有什么?张小六和赵四小姐还不是一样?”

“呃……”

张庸被堵住。

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既然你都不怕。我怕什么?

反正自己的身边,也没有正常的女人。谁家正常的姑娘,会主动倒贴啊?

“对了,还有个事……”

“要钱直说。”

“下次再要。我是要告诉你,杜小蝶的案子升级了,闹到法务部去了。”

“杜小蝶?”

“对。就是复兴社特务处接手的那个。美乐汇的头牌。”

“不是。这件事还有人提起?”

“是的。而且,相关的卷宗已经来到法务部。”

“这又是谁在搞什么?”

“你们到底查到了凶手没有?”

“查到了。”

“那就尽快结案吧!不要再拖了。”

“好!”

“那我去忙了。”

“呃……”

杨丽初主动凑过来,亲了亲他的脸颊。然后跳着欢快的小舞步去了。

张庸暗暗感慨。这女人真会骗钱啊!就一番甜言蜜语,再亲一下,一万美元就没有了。外带五千英镑。偏偏自己还心甘情愿。

唉,真是堕落啊……

张庸,你不能这样了。从今天开始,你要戒烟戒酒,拒绝女色……

等等,我本来就不抽烟不喝酒,如果连女色都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呸。不戒。拒绝女色,从你们做起……

皱眉。

杜小蝶的案件,还没完结?

卷宗还跑到法务部去了?这背后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吗?

是有人要针对复兴社特务处吗?

话说,杜小蝶不就一个普通的舞女吗?她还有个妹妹叫杜小曼?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吧?

张庸首先想到的,就是党务调查处(中统)在背后捣鬼。

除了他们,没有他人。

闷闷的回来。进入李伯齐的办公室。

“不欢而散?”

“不是。是她跟我说,说杜小蝶的案子,到了法务部去了?”

“谁干的?”

“不清楚。”

“多半又是那边吃饱了撑的。这帮混蛋!”

“肯定是他们!”

张庸点点头。毫不犹豫的将屎盆子扣在中统的头上。

习惯了。大部分都是如此。但凡是想不清楚的事情,都往那边招呼。有什么可以栽赃嫁祸的,也一个劲儿的甩过去。

不然,怎么能体现出中统和军统“亲如手足,团结友爱”的关系呢?

“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

“什么事?”

“陈立夫将出任法务部部长。”

“啊?”

张庸顿时愕然。

忽然明白杜小蝶案件的重要性了。

她虽然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案件。但是,别人可以用来做很大很大的文章。

如同杨乃武和小白菜。

最后人头落地的,都是各级官员。都是权力斗争的失败方。

如果法务部部长不是陈立夫,杜小蝶的案件,自然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会挑刺。它会石沉大海。然后杳无音信。

然而,既然陈立夫做了法务部长,那杜小蝶的案件,就会成为典型。

或许,相关的卷宗,根本就是陈立夫下令调来的。杨丽初说的隐晦。估计也是不想得罪陈家。

毕竟,她的老爹,是法务部的次长。而法务部有好几个次长。随时有可能被人打发去守冷宫。

阳谋啊!

堂堂正正的阳谋。

就是要你戴老板屈服。要你听话。

否则……

“已经确定,军调局成立,陈果夫担任局长。”

“现在吗?”

“估计电报差不多了……”

“呃……”

“报告!”

话音未落,就有人送来电报。

两份。

李伯齐看完。面无表情。

张庸拿起电报。看完第一份。内容就是任命陈立夫为法务部部长。

得,果然是真的。陈立夫冒头真快。

看第二份……

军调局成立。陈果夫任局长。

原来的党务调查处改称军调局一处。徐恩曾担任处长。

原来的复兴社特务处改称军调局二处。戴老板担任处长。

新增邮电检查处。丁墨村担任处长。

委座签名。通报四方。

一切都没变……

事情又回到了历史上的轨道……

军调局终于还是来了。

就在1935年的最后几天,它最终还是成立了。

发呆。

似乎想到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突然感觉戴老板也挺难的。

别人在背后算计他,他也无能为力。

别人找到了好机会啊!

双管齐下。

用法务部盯着复兴社的旧账。

然后趁你不在金陵,迅速操作。将生米煮成熟饭。造成既定事实。

现在好了。命运多舛啊!

你可以不鸟法务部。一次两次可以。但是长久肯定不行。

日后的赵理君是怎么被枪毙的?就是被法务部逮住了。然后各方大佬背后角力,最终戴老板失败。被迫弃子。

只要陈立夫一天还在法务部的包坐上,都会对戴老板造成威胁。

其他法务部长或许没能力。但是,陈家的陈立夫,绝对没问题。

以后难办了……

何况,戴老板头上,还多了陈果夫这个婆婆。

当然,你完全可以无视这个婆婆。可是,婆婆要给你找点事,制造点麻烦,羁绊你一下,还是非常容易的。

尤其是复兴社特务处的物资调配,都需要经过军调局,那绝对被制约得死死的。

如果长期抗拒不合作,恐怕特务处连一颗子弹都领不到。

难啊……

真的……

“你应该高兴才是。”

“我?高兴?”

“这样才更凸显善财童子的重要性。”

“呃……”

张庸看李伯齐的脸色,似乎不是开玩笑。

好像,也许,大概,可能是吧……

自己给特务处谋取的福利越多,处座肯定越高兴。因为这样他就不用低声下气的去求陈果夫。

“对你来说,没坏处。去做事吧!”

“是。”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