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太阳高照,龚勇一上午的忙碌,在清晨 10 点钟的太阳下收拾好了这个院子。
院子里曾经用水泥打过的地面已斑驳不堪,许多地方的水泥块脱落。
龚勇围着老房子转了一圈,又上到楼顶查看,发现楼顶一些地方漏水,在楼下的屋子里也能看到漏水的痕迹。
他看了看上面的瓦,都是用大瓦盖好的,可毕竟已过去几十年,还是有些地方可能漏水了。
龚勇就让弟弟打电话安排附近的人来检修屋顶的瓦,把房子漏水的地方好好处理一下,费用由他出。
然后,龚勇拉上锄头来到后阳沟,把多年未清理的沟里腐叶和泥土,一担一担地用竹担子挑回小院的一个角落里堆好。
兄弟媳妇问他:“哥,你把这泥巴弄来做啥?”
龚勇笑答:“不用说,自然有妙用。”
弄完这些,在后阳沟,龚勇拿来钢筋水泥,还有木方子,从空间里拿出锯木头的工具,把堆在柴块上稍好一点的木块锯成一溜一溜的,钉成方框。
他担心后面的泥土会滑坡,所以钉了方框,中间安装了钢筋,竖着横着都装了钢筋,用水泥沿着屋的后尾阳沟倒了一圈,对老房子进行保护。
阳沟以前离房体大概六七十厘米,经过龚勇的努力,现在弄了大概一米四左右宽,
还挖了沟,用有缝隙能排水的水泥块安了一排,方便排水的同时,后背阳沟也空出一米四的距离,
这样后面就不会出现塌方,房体后面的窗子也能打开,不再那么阴暗潮湿。
接着,龚勇把墙体背后所有的柴,像玉米杆、树叶、树干等以前堆放在房前屋后的柴,全部收掉。
收掉之后,整个墙体后面有窗子的地方亮堂起来了。
龚勇又把堂屋旁边找平的房子后面窗子上陈旧、破碎的玻璃卸下来,花了两块玻璃装上,铁杆生锈的地方,他也进行了处理。
龚勇拿来打磨的沙子,把生锈的窗子铁栏杆搓刷了一遍,然后刷了一层铁木油来保护铁栏杆。本来他想换一个新的,想了想,原来的只是生锈了还能用,就将就着用,接着刷了一层桐油,把窗子也保护起来。这样一来,开窗时既能通风换气,又能防止蚊子进入房间。
弄好这一切后,龚勇又来到二楼,查看一番后,没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他就把二楼几张年久失修的老床收了起来,放进两三张新床,还配上了新床垫,把几个房间都塞满了。
那些古老没什么用的东西都被他收走了,也许龚勇收起旧东西是为了怀念,
但里面装的旧物他一个都没要,只是把小时候的老柜子留下,在房间里放了新的组合柜子。
如果老柜子里有东西,他就放到新柜子里,像一些小孩的衣服、棉絮之类的,他把空柜子抽走,这样楼上的家具焕然一新。
然后他回到楼下,此时时间来到中午 12 点,龚勇把厨房交给了 80 多岁的兄弟媳妇,她慢腾腾地在那里做饭。
龚勇又开始忙活,首先是院子,以前找平的院子很大,以前是晒粮食的,现在没什么粮食可晒。
龚勇先在院子和房子正中间有阶梯的地方,在大门口做了一个缓坡,还安了一个铁栏杆扶手。
他担心八十岁的老人会摔倒,这样就算有一天他们坐轮椅,也能自己从房间里推出来。
接着,他把堂屋大门上面的门槛去掉,把堂屋大门也换了,弄成一个没有门槛的,哪怕以后身体不方便坐轮椅,也能从各个房间推到院子里。
弄好后,挨着院子靠边的地方,他用之前拆掉的墙里的红砖,一个个搬到院子里,挨着院子周边墙砌出大概六十厘米宽、一米五长的槽子,放入很多泥土,方便种一些能吃的大蒜、葱之类的。
龚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兄弟和兄弟媳妇毕竟 80 多岁了。
从他们家院子出发到地里大概要走五六分钟,这段路程不太平稳,有可能摔倒,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身体肯定会日渐衰弱,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于是,他干脆在院子挨到墙边的地方,围了几个这样的地方,方便他们自己栽种蔬菜瓜果。
这些槽子 60 公分宽、一米 5 长、高 40 公分,方便两个老人弯腰操作。就这样做了三四个,挨着栏杆设置。
而且在堂屋出来的地方留了空白,院子左右手边,右手边也就是厨房出来这边,留了大概一米宽的距离,中间就算推着轮椅也能通过,哪怕是坐着轮椅都能摘菜。
又挨着右手边厨房那面墙,以前那里是猪圈养猪的地方,同样砌了 2 到 3 个一米 5 长、60 宽、40 公分高的槽子,都装满了起沟的肥沃泥土。
龚勇还用水泥搅拌后,把砌的这种小方格、小长方形的槽子外面抹了水泥加固。
这样一来,两个老人不用怎么弯腰,就能种点花花草草。
他还留下了几把只有四五十公分长的小锄头,放了两把,还有镰刀、耙子之类的。
把泥土装进去铺平后,龚勇又从空间里拿出几袋他准备种的菜,种上了这个季节能种的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