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阁毕竟人多,不是说话的地方,宋熙没有继续往下说,跟徐凤鸣几人客气几句,随后道:“还请几位大人移步,父王已经在王宫摆了宫宴,宴请几位大人,”

于是几人跟着宋熙去了王宫,到了王宫,几人先拜见过国君。

宋徽说了些客套话,然后让宋熙务必要尽地主之谊,让徐凤鸣等人好好领略领略宋国的风土人情。

宋熙领命而去,亲自安排了他们住宿的宫殿,这才开始跟徐凤鸣几人谈话。

宋熙先是跟姜冕见礼:“子冕殿下,方才在长春阁人多眼杂,所以才没有跟殿下见礼,还请殿下见谅。”

姜冕起身,跟宋熙互相见礼:“如今情况特殊,理当如此,太子殿下不必放在心里。”

宋熙点点头,随后道:“几位可是在路上遇见刺客了?”

徐凤鸣笑道:“殿下英明。”

“徐大人过奖了,”宋熙说:“我父王收到启国书信,算着日子,几位应当是这几日来,可却迟迟没有消息,前几日又听闻城防来报,来了几名……”

宋熙说着,料想接下来的话可能不大礼貌,于是话音一顿,随后又道:“所以我猜测,几位在路上可能遇见麻烦了。

后来我让人去沿途查了一下,沿途都没发现几位的行踪,最后在澄江发现岸边有篝火的痕迹。

岸边还有遗落的箭矢,这才确定几位可能是在澄江遇见刺客了。”

徐凤鸣心道这宋熙不愧是太子,仅仅凭着三言两语,就能将事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宋熙:“还请几位海涵,我让人查过几位的行踪,这才得知几位暂时栖居在长春阁,这才贸然前去拜请。”

“殿下太客气了,”姜冕说:“若不是太子殿下英明,我等恐怕还要再过些时日才能拜见殿下和国君。”

宋熙:“子冕殿下过奖了,我已经派人去调查了,到时候一有消息,我一定会通知各位的。”

姜冕:“那就有劳了。”

“今日准备了宫宴特意为几位接风洗尘,几位好好休息,一会儿筵席开始的时候,我再来请几位。”

宋熙说完,跟姜冕和徐凤鸣客套几句,又对着赵宁和郑琰一颔首,走了。

“这个太子倒是挺好,没什么架子。”宋熙走后,郑琰点评道。

“太子都是按照国君的标准培养的,自然都是温和有礼的。”徐凤鸣听了这话,看向郑琰:“现如今,几国太子你也算是都见识完了,你觉得这几个太子当中,哪一国太子不是这样的?”

郑琰没吭声,看了一眼赵宁。

徐凤鸣:“……”

姜冕:“……”

赵宁睨了郑琰一眼,仍旧一副面瘫脸。

“赵兄现在是国君,不算太子。”姜冕见气氛不对,生怕郑琰挨打,忙道。

徐凤鸣赞同地点点头:“不过……这太子殿下挺聪明的,居然仅凭城防一个消息,就能联想到这么多。”

姜冕:“他确实很聪明。”

徐凤鸣叹了口气:“就是可惜……”

赵宁忽然说:“生不逢时。”

“是啊。”徐凤鸣忽然想到了陈简和姜黎,这两个人一个是天下万民未来的王,一个是一国之君。

两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按照国君的标准培养的,两人也不负众望,足智多谋,聪明至极。

可偏偏生在这样的乱世,纵然有一身的本领,也挽救不了那注定要衰亡的国家。

宋熙安排好众人,回去向宋徽复命。

宋徽坐在王案后,手提朱笔批阅文书。

“父王。”宋熙进殿,向宋徽行了一礼。

“嗯,”宋徽从王书中抬头,抬眸看向宋熙:“都安排妥当了?”

宋熙:“是。”

宋徽:“那刺客的事呢?”

宋熙:“儿臣已经派人去查了。”

宋徽点头,没说话了,低下头继续看王书。

宋熙站在殿内却没有走,少顷,宋徽再次抬头看向宋熙。

阳光裹挟着粉尘透过窗棂,形成一道道黯淡的光束。

宋熙背对着光站在殿内,他微微垂着头,高位上的宋徽看不太清他的表情。

“熙儿。”宋徽喊了宋熙一声,他语气平静,不辨喜怒。

宋熙再次躬身一礼:“父王。”

宋徽:“咱们宋国自孝文王时期,与楚国大战失败后,便一直心甘情愿做楚国的附属国,你可知为什么?”

宋熙:“为了百姓。”

“是啊,为了百姓。”宋徽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他望向殿外,望向虚空。

似乎透过这秋日的阳光,看见了近百年前深受战乱的百姓。

宋徽:“说我们是偏安一隅也好,苟且偷安也罢。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放眼整个神州,这近百年时间,在这乱世里,我宋国百姓是唯一免遭战乱之苦的。”

宋徽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宋熙:“目前的形势你很清楚,现在启国跟姜冕结盟,帮助他复国,就是奔着南北分治的目的来的。

所以这一战,必不可免,不管我们做什么决定,姜冕始终会回国复位,只不过时间长短罢了。”

宋熙:“……儿臣明白。”

宋徽微微歪着头,观察着宋熙的表情,似乎在确定他究竟有没有听进去:“你明白就好,我只希望宋国百姓能免遭战乱之苦。

那姜冕不是心狠手辣的人,未必就容不下人。

熙儿,你很聪明,有你在,父王相信你能保百姓安定。”

“……是。”宋熙眼眸低垂:“儿臣明白该怎么做了。”

宋徽:“不是还有宫宴吗?去看看准备得如何了,若是好了,就将他们请来。”

“是。”宋熙行礼退了出去。

宫宴正式开始了。

宋熙亲自去徐凤鸣几人住的院子里请人,宋徽将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全部请来做陪,足见这父子俩对姜冕的重视。

筵席上并没有谈论两国结盟的事,但宋徽的态度已经表明了。

徐凤鸣和赵宁几人已经心下了然,这场结盟已经稳了。

宫宴结束后,几人回了居住的寝殿。

刚回寝殿不久,宋熙就派人来请姜冕跟赵宁了。

徐凤鸣、赵宁和姜冕三人无声地对视一眼,当即心下了然——宋熙早就认出赵宁了。

赵宁和姜冕一起去了,郑琰跟在身后,徐凤鸣则留在殿内等着。

到了以后,内侍有点为难地看着赵宁和姜冕:“子冕殿下,太子殿下说想跟您和这位大人单独谈谈。”

两人知道宋熙这是想跟他们谈条件,于是姜冕对郑琰说:“你在这里等我们。”

郑琰点头,于是抄着手靠在殿外的柱子上。

赵宁和姜冕跟着内侍进去,宋熙已经等候多时,见两人进来,忙上前来迎。

今日是宋熙单独约见,殿内只有他们三人。

宋熙先跟赵宁和姜冕见了礼,然后:“国君远道而来,我国原本该隆重迎接,然而一国之君的安危毕竟是重中之重,故此才出此下策,还请君上海涵。”

赵宁倒是一脸淡定:“非常时期,本该如此。”

宋熙心下顿时松了口气,三人坐定,宋熙说:“我今日找君上和子冕殿下来,是想……”

姜冕知道他今日找自己,只是想要个保证,保证自己以后不会清算他,保证宋国不会被讨伐。

宋熙确实聪明,还知道拉赵宁下水,今天晚上他跟姜冕夜谈,赵宁全程参与,那么以后姜冕若是想反悔,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我明白殿下的意思。”姜冕说:“殿下放心,楚、宋二国向来交好,我向殿下保证,两国之间绝对不会有兵戎相向的那一天。”

宋熙得到姜冕的保证,当即如释重负。

郑琰百无聊赖地站在殿外,这王宫守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他看了一会儿木头桩子一般站在岗位上的士兵们,颇觉无趣,于是抬眸去看月亮。

今日正值十五,月色不错,清冷的月光自天际洒下,让郑琰想起了那年在浔阳,也是这样好的月色,他潜进了王宫,掳走了被软禁的姜冕。

他想起姜冕向他解释,其实打脖颈想把人打晕的这个办法理论上是很难做到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啪。”

屋顶忽然传来一声极细微的轻响,像是瓦片碎裂的声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