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乐的公司在如履薄冰中,兢兢业业地开着。公司每天都有干不下去的可能,每天也都有变大变强的希望。她自己一个人变成了好几个人用,商务、开发、测试、人事行政、财务后勤......
李晨萱是咨询顾问、开发和测试,大事小情也都跟着处理。去年自己还在实习的沈月同学,成了前端后端全栈工程师。实习生小李加班加点一点儿也不夯乎,工作上进步神速。
“工资是别人定的,技术是自己学的,别的地方你想学这么多东西,就是交几万块钱都不见得能有老师能教会你,现在拿实际项目学,客户和老师一起教,公司还给我钱,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机遇啊!”
宋喜乐挑起了大拇哥,她对小年轻说:“李吴浩轩同学,虽然你还没在天津落户,但心态已经是天津人了。”
沈月也劝这位小兄弟:“李浩轩,你就下来吧,我发自内心地欢迎你成为新天津人!”
李浩轩挠头,不好意思了:“天津房子多贵啊,我可买不起。”
沈月挑眉,不赞成这种说法:“哪个城市的房子都有贵的也有便宜的,天津的房价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稳健的。更何况想要宜居的在哪个大城市买房都不容易。但是,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一辈子都买不起,总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果一个人连想法都没有,那跟咸鱼还有什么区别?”
李浩轩说:“我有想法,要是没有想法,我也不会这么早出来实习,也不会在学校就抢着做项目,拼命学技术。我只是更注重脚踏实地。”
沈月说:“你觉得我不脚踏实地?”
“没有没有!”李浩轩笑着说,“只不过在脚踏实地方面,比我差了那么一点儿。”
宋喜乐更喜欢这个年轻人了,尤其是他怼沈月儿的时候,就想在一旁哈哈大笑。
宋建国受到了闺女的鼓舞,想要开个小饭桌,就招呼周围邻居家的小孩,老人,上班族订饭,这不仅能在上岁数的时候继续发光发热,而且这也是便民服务啊!为自己也为他人,一举两得。别的不说,就说他们老两口这手艺,绝对物超所值。
周伟红对老伴儿说:“你要发光发热,也得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别总把自己当十八的。”
“我十八才能彰显出你十七岁花季的魅力!”
周伟红要拧老伴儿的耳朵。宋建国凭着一辈子的经验,精准躲开了。
“你这老没正形的!”周伟红说,“咱们这岁数身体弄好了就是对家庭和社会最大的贡献。再说了,等过些日子有你忙的。”
别等以后了,现在老两口就够忙活的。闺女儿子两大家子人的后勤保障都落在了他们身上。本来两个高中生的压力就太大了。这还不是在最好的高中里,可大多数孩子们都很拼,而且他们这一届因为中考时政治和历史很多孩子没考好,不少学霸都考到了这所学校。到了高中选科后优势就越发明显了,尤其是高二下竞争是异常激烈,提前进入了白热化。就连宋子祥都觉得没那么容易考前几了。
宋建国教育两个孙子:“爷爷和奶奶一直是不提倡被压力压着工作或者学习的。可是你们看自己的爸妈,还有你小姑和小姑父,再有你们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哪个天天闲着?大家从老到少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这个时代,考上理想的大学固然没那么有用了,但是学了十几年,通过努力拼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怎么都是一件好事!更是一种毅力的磨练,终身收益。为了实现理想去努力一定会比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去而努力感到幸福。只要有梦想,为了梦想努力了,拼劲了全力,什么结果爷爷奶奶都接受!爸爸妈妈也接受,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依然会为你们挑大拇哥。”
过去,在两个高中生眼中,自己开公司是一件特别高端的事情。宋子翔以前不止一次幻想过,考上最优秀的大学,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研发出好的项目,然后获得优质的融资渠道,让公司上市,做成非常厉害的科技企业,走向世界,超越全球。如今,他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创业也可以是姑姑这样的。
面对这样的疑问,宋喜乐对两个侄子说:“你们这代人未来有无限可能。姑姑发自内心地希望,你能够一开始就为了理想去拼搏,为了改变世界去工作,为了创造奇迹去努力。可是姑姑和你姑父,还有你的妈妈,更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在创造希望和创造幸福之初,最大的希望和最大的幸福还只是先解决生存问题,让自己有希望地生活下去,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希望过得更加幸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