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倒是有一些空屋,只是住不下多少人,还请许长官和将士们见谅。”
秦家大院内的空屋容下200人是没有问题的,但秦怀信也不敢放兵进入大院,华夏人自古对兵都很害怕,况且家里有女眷。
许明远再次站起来表示感谢,然后就听到秦怀信说:
“许长官,天马上要黑了,还是让将士们入村子歇歇脚吧!
我这里吩咐人烧一些热水,准备一些粗茶淡饭,让将士们暖暖胃,切勿再推辞。
将士们在为国杀敌,来了秦家庄如果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秦家庄以后还如何面对国人?”
许明远还想推辞,一旁的谢清瑶突然插过话说道:
“许长官就不要客气了,我家老二也是八路军,就是离家几个月了也没有音讯。”
谢清瑶还是没有忍住提起了秦云的事,气得秦怀信在一旁吹胡子瞪眼。
许明远也正好想打开局面,一听秦家还是八路军的家属,顿感亲切了许多,就主动问起了秦家老二的情况。
谢清瑶等的就是这个,当即就说出了自己儿子的情况,许明远越听越感觉像二营的秦教导员,就接过话说道:
“秦太太,我们二营新来的教导员正好叫秦云,好像也是本地人,跟您说的基本对得上号,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您家老二。”
谢清瑶兴奋地说道:
“肯定是,谢天谢地,原来我家老二就在附近。”
谢清瑶说完后又好奇地问道:
“对了,许长官,教导员是什么官?”
秦怀信虽然在干瞪眼,但耳朵也在竖着听,毕竟是自己儿子,哪有不关心的。
“秦太太,教导员是八路军独有的职务,负责政治工作,跟营长职务一样;
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政治。”
谢清瑶听完后就明白了,笑着说道:
“就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呗,没有想到我们家老二也当营长了!
许长官,下次见到我们家老二后记得提醒他捎个信回家。”
秦怀信当即打断谢清瑶的话道:
“世间同名同姓的多了去,你就别在这里掺合了;
赶紧让人去准备一桌酒席,许长官来者是客,今晚老夫要为许长官接风。”
许明远连忙推辞,谢清瑶热情地说道:
“许长官不要客气,都是自家人,我这就去准备饭食去,将士们都有。”
谢清瑶说完后满面欢喜的离开了,脚上就像踩了弹簧。
许明远正好也想开展好在秦家庄的工作,就没再推辞,派人去通知其他人进村。
大户人家的办事效率就是高,八路军进入村子后不久,200多人的饭食他们就准备好了。
都是热气腾腾的面条,里面还放了不少肉,这自然是谢清瑶叮嘱让放的。
秦怀信是见过世面的,什么北洋军、西北军、晋军、中央军,只要进村子都要好酒好菜招待着,临走前还得给当官的送上钱财;
不在村子里扰民就称得上仁义之师,像八路军这样停步在村外,只来十几个人打前站的绝对是独一份。
秦怀信像往常一样摆了一桌酒席,然后也奉上了劳军之资,许明远连忙站起来正色说道:
“秦老先生,按理说我留下来吃饭都是不应该的,更不要说收受钱财。
感谢秦家的盛情款待,同志们以后只能多杀鬼子报答。”
秦怀信见许明远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没再坚持,通过此事他对八路军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许明远之所以留下来吃饭,一方面是因为秦云的因素,另外也是想通过交流加深双方的信任,宣扬八路军的抗日主张。
男人之间在酒桌上的话题说到时事是很正常的,当前最热门的时事就是抗日;
秦家三个儿子都在打鬼子,最小的儿子更是牺牲在战场上(秦家不知道老三还活着)。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秦怀信对鬼子的仇恨也是不加掩饰的,只不过他并不看好八路军。
“许长官,想要打败鬼子,还得靠三百万装备精良的国府军,贵军这种将手无寸铁的民众裹入战争的方法不可取,战争应该是军人的事。”
喝了几杯酒的秦怀信说话也随意了许多,对于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