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友不光是给了长海介绍信,还给他找了陈厂长写了一封信。
信是写给牡丹江造纸厂的,牡丹江造纸厂跟他们厂同属一脉。
他们厂的三分厂是1936年建成的东北地区第一个卷烟纸厂,45年由民主政府接管,成立了一二三分厂,50年因为对岸发动战争,当时政府下令造纸厂集体搬迁,三分厂就搬迁到了佳木斯市,后来因为当时的松江省(后来的黑省)没有大型造纸企业,于是就用凤山煤矿换取了三分厂的造纸设备,五一年由佳木斯将设备运到牡丹江市五二年四月成立了牡丹江造纸厂。
所以这么些年两个厂都有合作联系,并且关系相当不错。
长海由于年轻,并不知道这些事儿,但是有这封信在手里,事情就好办很多,最起码食宿问题解决了,这个时期你一个外地人无所事事的在人家地盘,成天住旅店招待所,吃饭店。不用警察抓,小脚侦缉队就给你拿下了。有了这封信就有了由头。
拿着信,长海又跑去白小白的车间找援朝去了,现在长海得管白小白叫声姐,小白比他和援朝大三岁,按这个排,援朝还是长海的姐夫,但是从抗美那里算,长海又是援朝的姐夫。为这事儿两个人掰扯了一个礼拜也没结果。
不出意外,援朝真在这里,只不过是小白坐着跟人聊天,援朝却在干活。
也不是小白欺负援朝,而是援朝一根筋,平时受到他爹和他妈相处的习惯所影响,他认为这就是两口子相处之道,媳妇儿就应该这么惯着。
长海感觉抗美也有影响,只要是他俩单独在家,抗美绝对占据主导地位,就连晚上被窝里那些事儿也是一样。
小白见长海来了,招呼着他,然后接过援朝手里的尺子还有笔本,让他俩去说话。
长海只是告诉援朝大后天跟他一起去牡丹江走一趟,多了没说,说多了他怕援朝脑子不够用,反应不过来再宕机了。这时候犯了虎劲可就浪费了。援朝的虎劲在关键时刻作用还是很大的。
长海说完了就走,援朝也不管,从小白手里抢过来尺子继续干活。
长海又跑去职工医院找媳妇儿,虽说厂矿的情况不太好,可医院却从没有这种情况,而且因为营养不良引发的一些病情还多了不少工作。
抗美他们急诊科也是,一天接到的多数都是因为饿晕了送过来的病例。一开始还挺紧张,后来都习惯了,一瓶子葡萄糖扎上就没人管了,还有不少装病过来混葡萄糖的。他们也有办法,葡萄糖改生理盐水,反正都是你消费,终归是挨一针。
抗美刚忙活完一个饿晕的急救患者,在办公室里跟几个护士大夫聊天。
长海也没敲门直接就进来了,抗美他们科对长海的印象很好,且不说二货三人组在厂里名声响亮,单单就长海经常来找抗美,时不时的都会给他们科里的人送一些零食之类的东西,说话还客气,办事也痛快。要不是抗美跟长海青梅竹马,感情坚不可摧,这群小护士,大夫早就扑上去了。
长海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包松子,一包瓜子放到桌子上,几个护士和大夫没一会儿就分光了,但是却没人吃。
开玩笑,这都是高热量坚果,拿回去得给孩子吃。大人扛扛饿就过去了,孩子则需要营养,这可能也是这个星球动物的本能,要不说母性的光辉是最伟大的。
抗美对长海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又是搬椅子,又是倒水的装样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