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说。
“没错,不要为了屯田而招人,而要为了留人而屯田。让那些地方,真正成为华夏子民的家,人民为了保家卫国,才有更强的决心主动加强国防。”
“原来这里面还有大文章啊。”
刘据越听越觉得叹为观止。
“还没说完呢,第二招呢,就直接拿我们后世的经验用就行了,在大宋南北特区,皆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要交够国家(朝廷)的、留足集体(生产建设兵团)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比例嘛,因为免税,前十年国家的可以不交,集体和自己的可以三七分配。虽说国家的不交,但因为生产建设兵团也归中央直管,实际上,这30%也是可以由大宋发改司来支配的。”
“如此一来,军户保留70%收成,剩余30%作为边防粮储,超额完成部分可自由交易。”
“让利给个人七成会否太多了?”
“就是要让利多才能吸引人去啊,而且这只是前十年才有的待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十年后个人恢复保留50%,但即便如此,也不少了,因此,想去就要抓紧,这其实也是鼓励移民特区。”
苏轼早前就知道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并不新奇,但因为宁野考虑了大宋国情,又辅之以配套设施,只觉得越听越合理。
扶苏、刘据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两人心中都惊叹,这政策果真无敌啊。
“校长这招甚妙,只怕将来不只是军户想去,全国各地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前往北境特区,希望留下来呢。”
扶苏感叹道。
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大秦或许也可以这么做。
修建长城毕竟是被动防御,大秦的北边若是也能依葫芦画瓢,把这一整套措施移植到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云中郡等与匈奴接壤的郡。
将长城军就地转化为长城建设兵团,岂不完美?匈奴岂敢南下?
“这第三招嘛,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招数,而是很多执行措施的汇总,我就不一一细说了,等会儿我打印好资料给到你们自己看吧。”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宁野清了清嗓子。
“北疆特区以「戍边养兵」为核心,组织生产建设兵团,破解「养兵百万,坐耗粮饷」困局,经济、国防并重。”
“南海特区以「海洋拓殖」为方向,为破解土地兼并难题打样,开发热带资源,掌控南洋乃至更远的远洋贸易航线,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总之,万事开头难,大宋有了南北特区,变法想必也就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
作者说:
今日份重磅礼物支持感谢如下。
感谢【穆与安】送上「点个赞」礼物x1、「花」礼物x3。
感谢【用户名】送上「花」礼物x1。
有余力的宝子可以送点礼物支持创作哈~
还没有书评的宝子,赶紧文字+五星书评支持一波呗,为本书涨涨分啦,朝着9分的目标冲冲冲~
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一大动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