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历史上,方田均税法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官僚、豪绅、大地主等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随着王安石变法失败,方田均税法也逐渐被废止。
放到赵顼等人的时间点,自熙宁五年(1072年)方田均税法开始推行,到熙宁七年,已经在河北、京东、陕西、河东等路逐步开展。
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清丈土地成果显着,赋税公平也有所体现,但技术操作难题、利益集团抵制、基层执行偏差以及舆论压力较大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此时,虽然苏辙没有言明,但大家都已心照不宣地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王相公提出的方田均税法都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若想在我大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想必是不可能的了。”
沈括见大家默然不语,也摇头叹气说道。
“那可未必。”
赵顼看向远方的山峦,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
“若是宁弟在,必有办法!”
------
现代。
“什么?北宋也要学土改?”
在与赵顼隔了九百多年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听完苏轼带回来赵顼的问题,宁野打了个喷嚏。
刚和系统聊完兰陵王的问题不久,苏轼就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宁野原本以为,苏轼是来和他商议,下周如何接待平和饭店的考察团的,没想到,苏轼是作为赵顼特别代表,来跨越时空提问的。
“是的宁校长。”
苏轼温文尔雅,他看了一眼同样因下课来到宁野办公室的刘据和扶苏,这才接着说道。
“先前,我和官家回去大宋以后,便合力默写了后世的改革开放经验,得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举措,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来,我和官家百思不得其解,但在和宁校长沟通许多后,有了宁校长说的人民史观,再回去读,发现豁然开朗。”
“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刘据好奇地问道。
上次宁野和北宋君臣讲大宋新闻业的时候,扶苏刘据都不在。
后来,虽然苏轼和陆秀夫闲聊时,扶苏刘据也都旁听了一些变法的内容,但个中细节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毕竟,秦汉的国情,与两宋又有不同。
宁野当即和两人大概解释了一下变法背景,以及北宋君臣面临的情况,要改变北宋意难平,阻止靖康耻,熙宁变法就必须迎来新生。
不仅如此,考虑到刘据、扶苏可能还没看过后世改开的经验,宁野又大概科普了一下改革开放的大致过程。
“原来如此。”
刘据恍然大悟,随后一脸钦佩。
“想我大汉,为了解决一个分封问题就差点动摇国本(吴楚七国之乱),父皇不得不采取推恩令这招阳谋,没想到,赵哥居然敢对全天下的地主开刀?你们赵宋不要命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