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晓的帮助下,农耕体验区的规划逐渐完善。
村民们按照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手工制作区也准备就绪。
村里的老人们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把传统手艺传授给游客。
终于,农耕体验和手工制作项目正式对外开放。
开业那天,村子里热闹非凡,游客们络绎不绝。
他们有的在农田里亲手播种,感受着泥土的芬芳;有的在手工制作区认真学习剪纸和编竹篮,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王支书,你们村的这个项目可真好,让我们这些城里人也能体验到农村的生活。”
一位游客兴奋地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笑着回答:“谢谢您的夸奖,这都是大伙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您在这儿玩得开心,要是有啥建议,可一定要告诉我们。”
看着游客们满意的笑容,王大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们。
在经营过程中,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农耕体验区的农具和种子出现了短缺;手工制作区的材料也有些供不应求。
王大山立刻组织村民们开会,商讨解决办法。
“乡亲们,咱们的新项目受到了游客的欢迎,这是好事。但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具和材料不够用了。大家想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王大山看着大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一位村民说:“咱们可以多买一些农具和种子,材料的话,村里的妇女们可以加加班,多准备一些。”
另一位村民提出:“我觉得咱们可以和周边的村子合作,让他们提供一些农具和材料,咱们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带动周边村子的发展。”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采纳第二个建议。
王大山立刻联系周边村子的村干部,说明了情况。
周边村子的村干部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很快,农具和材料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翠谷村的农耕体验和手工制作项目越来越成熟。
游客们不仅能在这里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乐趣,还能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
村子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一天,王大山和秀兰来到村子的后山,俯瞰着整个翠谷村。
只见村子里一片繁荣景象,农家乐和民宿里住满了游客,农耕体验区和手工制作区里欢声笑语不断。
“秀兰,你看咱们村现在多热闹啊,这都是大伙努力的结果。”
王大山感慨地说。
秀兰靠在王大山的肩膀上,笑着说:“是啊,多亏了你带领大家。不过,咱们可不能骄傲,还得继续努力。”
王大山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没错,时代在发展,咱们村也要不断进步。我相信,只要咱们团结一心,翠谷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王大山和秀兰手牵着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在时代的浪潮中,翠谷村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