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公所后,他马上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商讨解决办法。

“乡亲们,咱们村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王大山严肃地说道,“如果我们不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以后拿什么来吸引游客?”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开始讨论具体的解决措施。

有的提议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有的则建议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

村里决定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负责日常的环境卫生巡查和垃圾清理工作;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修建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环保小组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村民和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同时,增加了垃圾桶的投放数量,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村民们也积极配合,自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王支书,咱们村现在干净多了!”

秀兰笑着对王大山说,“游客们都说咱们村不仅风景美,环境也特别好。”

王大山欣慰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翠谷村才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开工建设,翠谷村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整洁的街道,让翠谷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生态宜居乡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翠谷村迎来了一场盛大的乡村文化节。

来自各地的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欣赏翠谷村的自然风光、体验传统的编织文化和乡村生活。

王大山站在村口,看着热闹非凡的村子,心中感慨万千。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到如今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胜地,翠谷村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大山,你看咱们村现在多热闹啊!”

秀兰走到王大山身边,轻轻地靠在他的肩膀上。

王大山笑着说:“是啊,这都是咱们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今天的翠谷村。”

这时,赵强跑了过来,兴奋地说:“王支书,这次文化节,咱们的编织品和农产品又卖爆了!好多游客都在问能不能长期订购。”

王大山高兴地说:“太好了!这说明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强子,你要继续加油,把咱们村的产品推广得更远。”

文化节结束后,翠谷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但这一次,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自信的笑容。

他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不断努力,翠谷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在未来的日子里,王大山和翠谷村的村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乡村发展的新模式,让翠谷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他们相信,在时代的浪潮中,翠谷村这颗闪耀的新星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