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京城街道上,乌云压顶,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方觉和听云轩的几位戏子被层层护卫押解,缓缓朝刑场行去。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人们窃窃私语,有人对此感到不忍,有人则冷眼旁观,对这些“罪人”毫不掩饰鄙夷。
通常来说,对于行刑都在秋冬之季。
最早《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随后在后来的《春秋繁露》中出现了具体的理论:“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这条理论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也就从而形成了“秋后问斩”的传统。
宋律也明确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
所以在春季行刑是件稀罕事,这也是也引得这么多人看热闹的原因。
不过究其根源,这得全归功于赵霁给方觉等人特地办理的“加急”业务。
宋律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身为皇帝的赵霁身上。
此时,临刑在即,听云轩的众人却纷纷将积压已久的不满宣泄在周风和方觉身上。
“周风,这次我们真是被你害惨了!”一人低声怒骂,目光中充满了怨恨,“我们不过是跟着你讨生活,凭什么要陪你一起走上这条绝路?”
“就是!本来跟着你,只想图个安稳,结果闹到今天,居然要命都搭上!”另一人愤愤不平地开口,眼神中尽是懊悔,“要不是你,我们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周风听着身旁众人的指责,眉头微微一蹙,终究还是沉默不语。
他心中自责,深知自己难辞其咎。
原本以为能带领听云轩一路前行,谁曾想最终却连累了这些兄弟,致使他们与自己一同陷入困境。
而与周风不同,方觉虽同样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却显得极为淡然。
面对听云轩的怨愤,方觉始终神情平静,这些埋怨之词与他毫无干系一般。
他只是望向远方,似乎早已超然于这些纷扰之上,任凭风雨将至,也丝毫不见半分动摇。
这种态度实在是.......太可恨了。
即使那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者早在牢狱之中发泄完了自己心中的不满,已经坦然面对死亡的部分听云轩的人面对方觉这样的态度也有些不舒服。
当然,这不包括那位胖子阿平。
阿平是个苦命人,自小流浪街头,饱受风霜,老班主可怜他,带他入了行,靠着听云轩这碗饭才勉强维持生计。
他并非天赋出众之人,只是个靠勤奋维持自己立足之地的小人物。
听云轩对他而言,是温饱之所,更是依靠,听云轩虽然走到今日这一步,但阿平心底仍存一丝感激,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得走到最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