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吧。月底就好了。”江榆哆哆嗦嗦看起了夏天积累的各项数据。

徐林与王俊生只干“输入”的活。将本子上的数据转到电脑上,之后的数据处理交由江榆他们处理。

还有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党报、动物报告、植物报告……乱七八糟的报告,挤压了大半年。

徐林已经知道不出外业时干什么活了。

次日,徐林拿到了家里寄的厚被子。而江榆则感冒了一周。

赵刚照顾江榆,陪着他做内业。

徐林与王俊生无聊时,就开车绕着林子巡视,当吹风散心。

落霜了,不少人开始盯上了松子的主意。

一斤松子四五十块钱。

成熟的松果落在地上,捡就能捡两三斤,不就相当于白捡钱吗?

“周末咱也来捡?”徐林蠢蠢欲动。

他就见不得任何“白捡钱”的事!

王俊生兴致乏乏,“嗯”了半天,“不行,我还是想去搓澡。”

已经固定周末时间搓澡吃饭了,他习惯了。

“那你去城里。我去捡松子。”徐林立即道。

“那我也去。捡完去搓澡。”王俊生改口。

周末时,两人拎着个蛇皮袋去1号林区。

1、2号林区捡的人多,外圈剩的不多,只能往里走。

徐林也想去6号7号林区捡,但那里靠近核心区,少有人迹,不安全。江榆有交代,不能去。

山里的空气不再像之前一样又闷又热,取而代之的是冷。

呼吸急了,能清晰看见嘴里的“白雾”。

两人边走边捡,捡长长的棍子打松枝,希望落下几个。

“诶!是护林员吗?”有人大喊。

徐林回应,“是!怎么了?”

“是这样!我们是山葡萄养殖基地的,想找点野生山葡萄接种!”来人小跑着从山坡那头跑回来。

徐林与王俊生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警惕。

有一又有二。

上次蓝莓的事,已经让二人折腾够呛。

队长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回头就让他们抄写、背诵内蒙古保护植物名录。

他很确定山葡萄确实不是保护植物,但商人重利。

黄毛挖坟似的挖藤,他不想再看到了。

“啊,不知道。”徐林拒绝。

王俊生笑着打哈哈,“大哥你看,我们想捡点松子,也是跟着大众队伍走。平时我们巡视,都在林道上开车巡视,很少进来。山葡萄什么的,没怎么见过。我知道镇上饭馆老板的山葡萄味道还不错。”

来人气喘吁吁,“我们呢,只想搞点研究,看看山里的山葡萄好还是我们自己培育的山葡萄好。”

“哪家哪户没有点山葡萄?想要卖货,得有亮点不是?所有整点研究证明。”

几乎每个农村家里的院角院外,都有山葡萄的身影。

“我们也不多要,有一株带根的就行。”这人拿出手机要扫码支付。

徐林连忙压住他的手,“不用了,不用了,我们真不知道。”

逃命似的赶紧下山,打道回府。

回去便看到赵刚抓着一节山葡萄藤回来,要在院里搞扦插。

“回来了?尝尝。这刚打霜的葡萄可甜了。”江榆邀请二人品尝山葡萄。

徐林:“……”可以摘?

尝了一下,确实好吃。不怎么酸,很甜。就是籽有些大。

“以后我们在院里就可以吃到好吃的山葡萄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