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常玉的举动,唐明微皱眉头:“你这是干什么?赶快起来!”
常玉开口说道:“药,可救小妹,常玉愿收下。钱,常玉绝不收。”
唐明一边上手搀扶,一边劝道:“这些钱不多,你拿去给你妹妹买点吃的,然后乖乖回家。”
常玉依旧固执地跪在地上,说道:“家中长辈不在,房屋早已摧毁,我和小妹一直流落街头。”
“我知军爷是个好人,军爷这次要招降我们,去打黄巾贼人。”
“常玉愿意入军爷账下不要任何军饷,只望军爷能够收留小妹,每天赏她一口饭吃。”
唐明顿时皱起眉头:“你小子说什么呢?你还是个孩子,我怎么可能召你入营。”
“赶快起来,拿上药和钱,带上你妹妹离开这里。”
常玉却坚持道:“军爷若赶我们走,常玉宁愿不要钱和药物。”
“反正我和小妹早晚都要饿死,不如早点解脱。”
“你——”
唐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所说的话,这东汉战乱果真残酷。
或许看到唐明犹豫,常玉再次说道:“军爷若能可怜我家小妹,常玉愿意做牛做马报答军爷。”
一旁的郭嘉见唐明有些为难,连忙开口说道:“公子,嘉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来听听!”
郭嘉看了一眼常玉兄妹二人。
言道:“常玉见到公子能够临危不乱,其小妹又似灵巧之人,不如公子就收她为贴身丫鬟。”
唐明有些惊愕:“奉孝,您——”
郭嘉解释道:“公子奉黄刺史之令,领军进驻临济府衙。届时府中空虚无人,还要招募下人。”
“既然这对兄妹有心想要跟随公子,公子不如好事做到底,成全了他们。”
唐明有些微愣,似乎领悟出郭嘉的用意,目光也不经意扫向一旁牢笼里的黄巾军俘虏。
突然顿悟!黄巾军只敬轩辕皇帝和老子,不奉他神。
当初曹操入青州征讨黄巾贼,在刘岱和鲍信全部战死的情况下。
降服了三十余万黄巾军和数十万民众共计百万,从中挑选精锐三万余编为青州兵。
当时曹操只有千人步骑,在保证了黄巾军投降不会杀他们,每人都有田地能过上好日子。
让青州的黄巾军觉得曹操和他们的中黄太乙道相合。
唐明故意提高嗓音道:“常玉,你年纪轻轻就懂得知恩图报,本县令很欣慰。”
“我可以给你个机会,暂收你小妹为府中丫鬟,让她衣食无忧,不受风吹雨淋。”
“同时你为本县令效力,该有的军饷分文不少。”
“你若立下功绩,我就封你官职,赏你良田、屋舍,让你娶妻生子、光宗耀祖!”
听着唐明的话,常玉完全愣住了。
良田屋舍已经梦想,升官娶妻生子,更是想都不敢想。
“常玉。”
见常玉发呆,郭嘉开口道:“唐县令问你话,为何不答?莫非你想拒绝唐县令的好意?”
常玉一怔,连忙冲唐明跪拜道:“承蒙唐县令厚爱,我兄妹二人的命,以后就是唐县令的。”
唐明转身看向牢笼里的人,缓缓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根源,也是人之准则。”
“宫廷十二常侍祸乱朝纲,暗中勾结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烧杀抢掠、祸害苍生,实乃违背道祖之心。”
简短三句话,让牢笼里的黄巾俘虏大为震惊。
“唐县令,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愿意投入您的麾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