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德军第四集团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而又带着一丝紧张的期待。

窗外,寒风呼啸,卷着残雪扑打在窗棂上,似乎也在为这风云变幻的战场局势而低鸣。

瓦尔特克鲁格上将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手中紧紧握着那份电报,眉头紧锁,喃喃自语:“又是新式武器?”

这段时间,第四集团军迎来了全面换装的重要时期,整个集团军二十万人投入到这场装备革新的浪潮之中。

在换装之前,士兵们手中的武器参差不齐,老旧的装备严重制约着部队的战斗力。

而现在,他们开始陆续换上崭新的装备,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曾经在战场上,步兵们只能依靠有限的火力艰难推进,如今火炮已经配发到步兵排,火力支援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基本上每个排都配备了三门 50mm迫击炮,这种小巧而威力巨大的武器,能够在近距离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压制。

不仅如此,铁拳火箭筒的加入,更是让步兵们在面对敌方坦克时多了一份底气。

更让人兴奋的是,不少步兵开始换装 g43半自动步枪。

相比传统的拉栓式步枪,g43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优势明显。

在战场上,每一次扣动扳机,都能迅速射出子弹,形成密集的火力网。

然而,这种先进的武器也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一颗子弹都需要精准的供应,每一次武器的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

所以,施佩尔也只能先集中资源,给一个集团军进行换装。

由于这是莫德尔的心腹嫡系部队,而且在如今的东线战场上,莫德尔被寄与了力挽狂澜的厚望。

他的军事才能和坚定意志,让他成为了德军在东线的中流砥柱。

因此,他的嫡系部队自然优先得到了新式装备的更换和补充。

莫德尔看着全面换装后的部队,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他站在训练场上,看着士兵们熟练地操作着新武器,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老兵,对武器的适应能力极强。

短短几天,他们就已经摸透了新武器的性能,甚至不少人闭着眼都能熟练地分解和组装。

士兵们对这些强大的武器充满了喜爱,他们知道,这些武器将成为他们在战场上的有力伙伴。

然而,不等他们将新武器的训练进行得更加完善,苏军的动向再次引起了德军的高度关注。

苏军似乎察觉到了德军第四集团军的换装行动,将目标再次锁定在了他们身上。

若是在以前,面对苏军的挑衅,德军可能会感到担忧,甚至愤怒。

毕竟,这感觉就像是被苏军当成了软柿子,随意拿捏。

但现在,士兵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新武器的威力。

就在他们准备主动出击,给苏军一个迎头痛击的时候,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却让他们陷入了困惑——命令他们后撤。

原因是要测试新式武器。

“司令官阁下,最近帝国的新式武器挺多的啊。”第四集团军的参谋长打破了沉默,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意外。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式武器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战局的重大转变。

“是挺多的,不过让我们后撤十公里,这是要测试什么武器呢?难道是导弹?”瓦尔特克鲁格上将猜测道。

导弹,这个在当时还充满神秘色彩的武器,一直是德军科研的重点项目。

它的出现,可能会彻底改变战争的模式。

“事关机密估计不会说的,另外电报上说让我们接收一批装甲车。”参谋长看着电报后面的命令,略带兴奋地说道。

装甲车,对于提升部队的机动性和防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战场上,装甲车可以快速运输士兵,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防护。

闻言,瓦尔特克鲁格上将脸上先是露出一丝喜色,随后又黯淡下来:“不会又是那种老式装甲车?速度比人走的还慢,给人家当靶子么?”

过去,德军装备的一些老式装甲车,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它们速度缓慢,防护能力也有限,常常成为敌军的活靶子。

“应该不会的吧?”参谋长也有些迟疑地说道。他虽然对新装备充满期待,但也无法完全排除这种担忧。

“算了,不管了,让第 43军下辖的三个师去接受整编,正好让他们休整一下。”瓦尔特克鲁格上将也没太在意,随意说道:“就是不知道油料还够不够。”

在战争中,油料就像是军队的血液,一旦供应不足,部队的机动性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是!”参谋长立正回答,然后又犹豫地问道:“那撤退的命令?”

“执行吧!”瓦尔特克鲁格上将想了想说道。

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军令如山,他必须服从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在后方,某处第 43军 131步兵师正在自己的驻地紧张训练。

春日的阳光洒在训练场上,士兵们的身影在光影中穿梭。

他们有的在练习射击,有的在进行战术演练。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一支车队缓缓驶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