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规模不如上次,人数不过十万,领兵者乃西南面招讨使萧蒲奴,北院大王耶律宜新、林牙萧撒抹为辅,其余边军都要策应。

至于为何不派耶律重元、耶律仁先等善战之人,经上次贺兰山大战,耶律仁先升为东京留守、耶律重元为南京留守,大多都守备一方。

重熙十九年(公元1050年),春。

三路大军向夏境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夏军接战即溃。

四月初九,仅仅过了二十八日。

萧蒲奴的几路大军就在西夏的兴庆府会师,将兴庆府包围。

没藏皇太后和没藏讹庞不敢再战,传令诸城坚壁据守。

萧蒲奴等纵军抢掠。

“传话给夏人,尔等已经无力回天,若不降,将屠尽这兴庆府!”

辽军可不管你降不降,各个乘机在四周烧杀抢掠。

夏将洼普趁夜奔进辽营,降于辽军。当初战败逃回,没藏讹庞要将他诛杀,没藏皇太后说情,命其在贺兰山练兵,以责后效。洼普见辽军深入,夏军无力抵挡,怕自己又败被诛,遂率所部投降。并告诉辽军主帅萧普奴西夏屯粮之地。

是年六月,萧普奴命洼普为向导,遣耶律宜新领军,进攻摊粮城。西夏守军不足三千人,虽誓死坚守,还是被攻破城池。辽军屠城两日,杀尽活人,将粮仓所有粮食运走,一把火烧了摊粮城。

最终萧蒲奴也没有攻下西夏国都兴庆府,劫掠一番后败兴而还。

没藏讹庞对萧蒲奴恨之入骨,等萧蒲奴撤军后,于当年九月,又派西夏大军侵扰大辽边界。可是萧普奴早已经调回上京,留在夏辽边境的只有北道行军统帅耶律敌鲁古,耶律敌鲁古遣六院军将海里领军迎击,结果夏军又大败而退。

没藏讹庞和没藏太后再没有胆量与大辽呲牙了,四战惨败,国母被俘,国粮被截,战将死的死伤的伤,没死没伤的投降了。

至此西夏月月遣使,乞求称臣纳贡。

耶律宗真来了脾气,均不纳。

年末,耶律宗真遣使往宋,带上西夏王冠等战利品送给赵祯,以示其赫赫武功。

重熙二十年(公元1051年),春。

遣北院都监萧友括出使西夏,索取投奔西夏的党项部族,西夏无不所应。

之后几年西夏屡次求饶请求纳贡,耶律宗真皆是吊着。

只要西夏一刻不是大辽臣属,那些大辽边将就可以随意出入夏境,每次收获皆不少,夏军见到了也不敢阻拦。

最后大宋皇帝赵祯亲自出手调和(西夏送上不少好处),耶律宗真同意将侄女下嫁李谅祚,辽夏俩国结为叔侄之国,耶律宗真为叔父,李谅祚为侄姑爷。

同样都是草原国家,骑在马上欺负欺负路上的宋朝也就算了,想欺负同在马上建国的辽朝,根本不够看的,至此,西夏再未在政治上军事上逆过辽朝一次,哪怕辽朝不知道的情况下。

耶律宗真晚年(胜夏之后)喜好游猎,饮酒,寻欢作乐,对于政事全权交予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与诸大臣。

重熙二十二年(公元1053年)

耶律宗真自胜夏后,逐渐放飞自我,文治武功自诩天下第一,朝臣也默认其能力超凡,不敢约束其作为。

耶律宗真这些年常与赵祯书信往来,多是一些书画经文,耶律宗真欣赏赵祯的文采,赵祯欣赏其丹青之作,俩国即是兄弟之国却没有见过面甚是可惜,耶律宗真多次索要赵祯画像,想要一睹其风采,却被宋臣多次阻挠。

没办法耶律宗真派萧德和耶律褭履前往南朝,主要就是为了交换两国帝王之像,俩国通好已有五十年,二龙却没有一次相见。

赵祯见其真诚,便答应了,当即便收下了辽圣宗与耶律宗真的画像,而自己与先帝宋真宗画像还得重新绘制,这一绘制便是两年,等画像送到时,耶律宗真已然薨逝数月,时年不过四十。兴宗致死没有见到这个南朝好友宋仁宗的画像,恐怕是耶律宗真最大的遗憾吧。

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春。

耶律宗真身体每况愈下,仍坚持旧俗四季捺钵。

“父亲,你当静养,何必再行捺钵春蒐之事呢?”耶律洪基生性严肃,对于耶律宗真也是毫不客气,耶律宗真是知晓的,并未介意。

“捺钵,乃祖制,并非咱们一家可言,然大丈夫当死于辕马之上,死与床榻乃懦也。”耶律宗真略带困意的说道。

“父亲,你的身体?”耶律洪基还是有些疑虑,毕竟耶律宗真才不到四十岁,便已不行。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朕夜里时长听到你阿祖沙里(祖父)呼朕,朕只是不甘,未替你扫平前方大道也。”耶律洪基听了十分感动,当即跪下说道:“不,父皇已经做的很好了,父皇治世二十余年,崇禅尚礼(儒),南征北讨,四海臣服,丹青诗书天下无人可及,可谓古今难得。”

耶律宗真如果到了七八十岁,可能会安然的接下这番赞颂,可现在的耶律宗真,还是有脸有皮的,在位不过二十年,除两番贺兰山之战,一胜一败外再无其他功绩,倒是丹青书画倒是一绝,倒是还被宋主赵祯藏于皇城内苑视为珍品。

“朕治国日短,绝非治国之雄主也,比之你阿祖相差甚远。”耶律宗真接着说道:“朕实在未想到,上天给朕的时间这般短,朝中你要当心。”耶律宗真有些疲累。

耶律洪基赶紧扶着耶律宗真到撵床之上。

“天下兵马大元帅,你知为何给与你?”耶律宗真问道。

“父皇想孩儿手握军伍大权,不受制于重元、后族人之下。”耶律洪基严肃的回道。

“不错,自太祖治世以来,多借助他族之势,奚、汉、渤......终到本朝唯皇室一族耳,朕唯一担心的便是后族啊,切记莫让后族复起。”耶律宗真说道。

“是,孩儿明白。”耶律洪基回道。

事实是他耶律洪基就是这般做的,日后的他不管皇族如何放肆,但凡只要涉及萧氏后族,必然打压到底。

宗室叛复,太子叛复均无事,但只要涉及后族,必然给予雷霆。

皇帝与太子终日在一起,晓谕其治国之纲要。

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八月初四

耶律宗真将御玺交给耶律洪基后,看着耶律隆绪交给他的御玺发起了呆,最后无奈的嘱咐耶律洪基莫忘收复南朝之愿,便撒手人寰。

重元被调往南京不在近旁,所以并没有什么变故。

遗诏由耶律洪基继承帝位。

耶律洪基在兴宗灵柩前继位,皇后萧挞里召为宗天皇太后,耶律洪基为天祐皇帝,萧观音为懿德皇后。

耶律宗真在位期间中兴大辽之威,谥为辽兴宗!尊为神圣章圣皇帝,葬于庆陵。

耶律洪基因兴宗去世,极为悲痛,不听朝政。

八月初六日,在百官们的上表恳请下,耶律洪基这才临朝听政。

......

懿州(辽宁阜新)。

也就是辽河以西数百里,显州附近新设一州,原安置述律平族弟阿古只后代,辽圣宗耶律隆绪赐名懿州。

也是当今皇太后萧挞里,和皇后萧观音的族地,每个皇后都要各自的族地,只是这二位碰巧了而已,萧氏分四氏,分别为,拔里得氏、乙室己氏、回鹘氏、奚族氏,开始都不允许汉人女子入萧氏,是因为汉人氏在辽国实在太多了,比起其他几氏,势力实在太大,那样后族就更难压制了,其他氏族也争夺不过汉氏。

但汉族女子为后的也不是没有,辽世宗耶律阮的皇后甄氏,但在辽国这是不允许的,所有耶律阮又立一后,为萧氏,二后的罕见朝代,当朝的萧挞里,其实也有汉人血统的,不过后被过继给后族,血缘里也是沾亲带故,所以后族并不排斥。

萧观音的父亲乃是重熙十二年去世的萧孝忠,萧孝忠曾给兴宗上谏,意欲合并北南二院,恢复旧唐制行三省六部上设宰相,未等兴宗西征返回,萧孝忠便在上京卒,死后追谥南院枢密使,封楚国王,帝素服哭临,赦死囚数人,为孝忠荐福。葬日,亲临,无子,过继萧阿速。

北南院合并之事,兴宗也抛掷脑后,不再提起。

“驾!”

“聿聿~”

东京辽阳府往中京的官道之上,一汉子正策马狂奔,髡着头,后面挽着发髻,两条大辫子用银箍锁起,一看便是贵族,骑着马匹也不是一般人所有,纯棕色的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姿势宛若历尽艰辛穿洋过海的信鸽。

马儿都带着金鳷,赤裘。

不到半时辰,便回到懿州。

刚一回来,其耨斡麽便走了出来。

穿着是一批衣,内有数层,最外一层为生丝混合驼毛,华丽十分,却不耐穿,主因生丝不易和其他丝织品混合。

“阿速我儿,你终于回来了,朝廷调令,传你两遍了,换别人家哪有这般隆遇。”耶律簌古(槊古)对着萧阿速说道。

“耨斡麽,陛下要用我了?”萧阿速颇有些震惊的说道。

“陛下怎知你,是忒里蹇(皇后),幸亏忒里蹇是知道你的,特地召你去宫里当值。”耶律簌古回道。

耶律簌古顺手将金牌和一件络缝红袍,配着一金腰带的官服,放在萧阿速手中,顿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如今就在眼前。

不然说投胎好,才是真的好。

“耨斡麽,孩儿,留一天再走,我走了,您老就没人照顾了,常在帝旁,稍有不测,孩儿...便回不来了,儿子还想多看看你。”说着,萧阿速走到耶律簌古身后,为其锤着背,耶律簌古慈爱的抓住儿子的手说道:“忒里蹇在宫中举步维艰,定然是迫不得已,才叫你前去的,赶早不赶晚,你连夜前往上都前去,忒里蹇连召你两次,还敢逗留么?”

萧阿速有些不舍的说道:“耨斡麽,你...好吧,孩儿连夜启程,不日则飞驰上都。”萧阿速是个孝子,但更是一个忠心报国的热血儿郎。

“驾!”

萧阿速什么都没有收拾,还未歇脚,便朝着南方而去,并不是萧阿速不知路,而是安习俗要去祭拜圣山,也就是祭拜祖先。

耶律簌古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并未有过多的感触,长大的雄鹰,理所应当的要展翅高飞,圈养在家中才是罪恶,她所希望的是,雄鹰永不回来,回来时只能是尸灰陶罐。

这是一位母亲的伟大,契丹民族强盛的秘密之一。

萧阿速本是族中遗子,后被耶律簌古收养,不过在草原,收养子,和亲生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契丹民风豪放,随意改嫁,过继,任何理儒规矩,在这里皆不适用。

尤其对于女子,自由度是非常高的,这样的结果便是,思想自由,不拘于礼法,辽朝涌现出不少女战略大家、诗人、画家、思想学者等等。

懿州往南去便是辽国第一山,医巫闾山了,那里葬着数不清的契丹贵族和朝廷大臣,萧阿速的养父萧孝忠也在那里,现如今的皇陵乃是庆陵,庆州,不是医巫闾山,非有大功着是不允许随圣宗兴宗长眠的。

祖陵木叶山更是无人敢葬于此,辽国的贵族,王公只能退其次葬于医巫闾山,再说这里风景甚好,人杰地灵,百年福地的最佳选择,不过自从兴宗下令不可葬医巫闾山,想要葬在医巫闾山非皇帝点头才可。

萧阿速渐近医巫闾山,风景秀丽,人烟渐多,多是守山一族,各族各部都要轮番守卫,人数一般在三千至五千,并非军队。

不过医巫闾山大小山峰有五十余座(有名有姓的山峰),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六百三十平方公里,传说自景宗始山中藏有一支劲旅,但无人见得。

入得山,一片绿意盎然,苍松翠柳,百灵鸣叫,此处便是望海峰南面,此处名为观音阁,近旁便是乾陵与显陵,余旁有不少土包。

有平王耶律隆先,乃景宗皇帝第二子,圣宗皇帝之弟。“生而歧嶷,幼与群儿戏,为战阵法,指挥无敢违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马驹也“。

晋王耶律隆运,也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便宜后父,韩德让,萧绰的情人(正是成亲),死后被追谥孝真皇太叔。

他的儿子广陵郡王耶律宗教也在这。

这也是耶律隆绪为什么死活都不想葬在这里的原因了,他的母亲,和情人和他们的儿子们都葬在这里。

说起韩德让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段故事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想当初赵光义举兵伐辽,原因之一便是辽国太后不遵理法,不顾伦理,卖国之类的话语,妄图挑起辽国矛盾,没成想,赵光义的举动,辽国上下笑得合不拢嘴,就这点屁事,也好意思拿来说,丈夫死了,夫人改嫁这是常有的事情,就算这个夫人是皇太后,只要他不当皇帝,屁事都算不上,这也反应了宋辽的风俗礼法极为不同。

宋朝的理法繁固死板,不允许女子改嫁,任何事情都可以和礼法伦理挂钩。

读了多年圣贤书的宋人,在北国便成了笑话,此后宋儒便成了贬义词,在宋儒的观念里,三从四德,已经成为金科玉律,所有女子应该爱惜名节,坚守贞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心不二,做到,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别说跟丈夫以外的男子有暧昧关系,就是关系稍微亲密一点点,那也是罪无可恕!

然而萧绰,年纪轻轻的寡妇,那么明目张胆地宠幸一个臣子,那必然是十二分地不妥了。

当时,心思细腻的雄州知州贺令图,一饱读圣贤书的儒学大师,听说后,顿时心花怒放,觉得辽国肯定会因为这一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乌烟瘴气,定然是大宋收复燕云的好时机。

赵光义听说后觉得,耶律隆绪年纪太小,万事都得其母萧绰做主,但其母与韩德让暧昧不清,肯定会让其国人屈辱不满她,辽国内部定然波涛汹涌,内乱爆发,辽国上下肯定不会听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指挥。

所以宋国上下皆认为,大宋万事俱备,收复燕云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赵光义特意调查过一番,辽国太后萧绰,自幼是和韩德让有有过婚约,本是青梅竹马,被其父萧思温生生拆散,萧绰还杀掉一些不满于此的人。

所以赵光义决议出兵!大宋三路北上伐辽。

但结果很遗憾,虽然萧绰的做法是有些人不满,但没有人觉得她做错了,韩德让有才华,萧绰有能力,辽国上下十分庆幸有此二人,只要大辽强盛不换皇帝,不触犯贵族的利益,管你怎么胡搞瞎搞。

北伐,赵光义亲征,所带大将皆是名将,曹彬、杨业等,可他们面对的是已经封建化完成的契丹王朝,所派出的大将乃是辽朝第一于越大将耶律休哥。

结果可想而知,最终结果,曹彬大败,杨业被俘,赵光义屁股中箭骑驴而走。

战后辽朝礼遇杨业,杨业却绝食而髌。

之后这场由宋挑起的战端,一直战火不断持续到大名鼎鼎的澶渊之盟,虽然辽国屡战屡胜,但架不住辽国底子薄,人口少,最后只得服软签订了澶渊之盟,宋王朝也正式承认燕云是辽国的非宋国。

且结成兄弟之国,但宋真宗要叫萧绰叔母。

宋辽迎来了百余年的和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