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前面两位奋斗半辈子能够买到房的还算是幸运的,像名相姚崇,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终其一生都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来。

“那现在印刷一本书,比之前可以便宜多少?”

“公子,印刷消耗的大头主要是纸张,然后才是雕版。现在印刷一本书,成本比之前大概会便宜一半多一点吧。”

“我那本书的书稿大概十五万字左右,印刷成本要多少?”

“十五万字啊,我算算。”

房小明要去前院铺子找纸笔计算,房遗直拦住了他,让他报出哪里需要计算的,他来口算就好。

房小明拍了拍脑袋,这才记起自家公子的算数天下无双。

“一张纸可以裁剪成六页书,一页书正反两面各可以印刷两百五十字左右。”

“也就是说,要印刷15万字的小说,得耗费大概五十张纸左右。换算制作成本,不算烧制活字和墨汁之类的话,光纸张成本大概五百文钱左右。”

房遗直很快就算出了印刷纸张成本。

按照唐朝普通人的薪资水平来看,光是印刷纸张成本的五百文钱,相当于他们最少一个半月的工资!

换算成后世,这本书起码值一个手机!

这还是因为房遗直用系统兑换了配方改良后,成本大幅度降低的缘故。

不然的话,换成别的书坊的三百页的书,这个价格得翻好几翻!

“价格方面,别订的太高,稍微有一点赚就行了。”

房遗直吩咐道。

第一本小说主要是用来打响名气和用来赚情绪值,赚钱的话,房遗直反而不急于一时。

“这……”

“怎么?有困难吗?”

“公子,无论是东市还是西市,所有商品价格都要登记造册,按照官府统一制定的价格售卖。”

房遗直一拍脑袋,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

这种制度和我朝建国后的票据制度有些相似,都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

要是一般的平头小老百姓碰到这样的事情还真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谁叫房遗直是当朝丞相的儿子呢,这点事情,他自己就能摆平。

谅那小小的常平署,不敢不给他这个顶级官二代面子。

吩咐房小明这几天加班加点印刷《三国演义群雄逐鹿篇》后,房遗直就去忙别的事情了。

先是回到家,问管家福伯要来几张帛(丝绸),让绣娘把它们拼接在一起。

等到绣娘拼接好他想要的大小后,房遗直让人把这些帛都挂在墙上,然后拿来纸笔,颜料开始作画。

既然确认好了印刷三国演义,为了后续的宣传,他决定用系统兑换的画技画几副宣传画挂在书店的门口。

这样既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还可以赚一笔情绪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