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笑道:“能活几载,乃是天命。若袁绍十年不死,那岂不是永无翻身之日?若要待其故去,才能获胜。我更希望能在战场上击败他”。

荀攸道:“那便以长平、陈县、扶乐三县从三面防守袁军。同时派人离间袁绍与沮授二人,沮授河北名仕,领兵在外,必易受袁绍猜忌。只要二人离心,必会影响到整个河北派系的稳定。而袁绍主力皆是河北人,其他皆为乌合之众。若能实现,主公便能反败为胜了”。

郭嘉补充道:“现阶段,袁绍主要心思在整合朝堂,平衡各方势力,目前是最容易搅动其内部的时期。明公只需向外散播谣言即可。然后我们派出使者,出使各地,以天子名义给予赏赐。只要安抚住各路诸侯,不让他们帮助袁绍,那胜利的机会便更大了”

曹操深以为然。众人便商量出使各地的使者安排了。荀彧和荀攸继续举荐钟繇出使关中;而毛玠则被派去出使荆州;荀攸自荐前往吴郡;剩下东面的徐州,荀彧决定安排好工作后,亲自前去。

曹操任命满宠为中郎将,领沛国相,驻守谯县。曹操知道满宠执法严格,特意派他去谯县震慑宗室。

贾诩也参与了会议,但却一言不发。会后,荀彧和荀攸便找到贾诩。荀彧开口道:“文和,你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为何在曹公问计时一言不发呢?”

贾诩道:“公达与奉孝的计策已经十分不错了。剩下便是认真执行便可以了。我又何须多言”。

荀攸道:“文和,你我已同坐一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我等有遗漏的地方,麻烦您把它完善起来”。

贾诩沉吟一会,开口道:“计策是好计策。只是执行者还是要考量一下。毛玠为人正直清廉,曾因刘表政令不严,而改投曹公,若让其去荆州,只怕不能成事了”。

“而公达出访江东,有结盟孙权之意,故而躬身前去拜会。孙权刚接手江东,内部问题比外部问题更加严峻,若无足够的利益,孙权断然不会出兵的。我提议你到达九江后,找一名当地名仕陪同你一同渡江”。

“徐州平原广阔,适合骑兵作战,易攻难守。而臧霸、陈登二人,皆有枭雄之志。此次曹公新败,估计二人已有不臣之心了。文若此番前去,需要多加小心,绝不可露怯”。

“若想袁绍内部分化,我提议把献帝送给袁绍。让袁绍拥有封赏的权力,而袁绍本人任人为亲。封赏不公则容易产生内乱,加速他们的分化,更能给曹公挣取时间”。

荀攸赞叹道:“文和,真是好谋算啊”。

贾诩叹道:“谋的是自处,算的是人心。我言尽于此,两位还是回去安排一下吧”。

荀攸和荀彧拜谢后,起身告别,回去安排具体事项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