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这个道理,其实并非如此。
朱由校淡然说道:“冯师,朕抄皇亲勋贵以及内侍大珰的三四千万银子,实在不禁花,到不了年底就能花光。朕苦思冥想,想了一个来钱的法子,朕给冯师说说,也帮朕参详参详,看看有没有漏洞!”
朱由校引领冯巧来到商社总部密室之中,拿出一沓厚厚的材料,递给了冯巧:“这是户部送过来的天下钱粮会计册。”
冯巧翻了翻,一脸茫然,朱由校为其解释:“会计册子说明,朝廷征收棉布每年只有五百万匹,北方诸省一百五十万匹,江淮三百五十万匹,而市面流通的棉布高达六千多万匹。”
身为商务司掌印的冯巧,依旧不解其意:“天下确实有这么多流通的布匹,这和咱们送织机有什么关系?万岁您到底是何意啊?”
“冯师别急,听朕慢慢说,这些流通棉布价值不过一千万两银子,朕手上有足够的银子!”
冯巧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万岁,您莫不会是要囤货居奇,控制棉布的价钱?”
“冯师您说对了,朕就是要控制整个大明棉布市场,每匹布涨个十文钱,内府就多六十万两的进项,涨百文钱,内府就多六百万的银子。我大明百姓差不多家家都有织布机,布匹涨价,毫不影响百姓,而那些不从事纺织的富户,可就要多掏钱了!”
冯师激动直拍大腿:“万岁,用不着鸡飞狗跳的征税,就能把乡绅富户的钱掏出来,堪称妙计!”
“冯师,朕不仅要掏乡绅富户的钱,还要掏光江淮之地众棉纺大族的家底,连同西洋红毛番的荷包也要掏一掏。掏他们之前,当然要把天下百姓安抚好。朕打算半年之内将免费织机推广至全国,让靠双手生活的勤苦百姓都能受惠。”
冯巧肃然起敬,万岁在下一盘大棋。
“朕这就下旨,在两京十三省内,征召天下木匠,管吃管住,还要按件计工钱,如此织机就能供给上,下一步就得抓紧培训咱们木器商社的伙计,撒向全国,发放织机,收购棉布,冯师你算一算这得需要多少人手?”
“每个布政使派出一百人,那就是一千七百人!”
“太少了!先期至少二百人,朝着四五千人往外派,朕的后宫要裁减十万内侍,安置五千人我都嫌少!”
冯巧找来算盘开始了算账:“五千人不少了,两广之地路途之远,走上二三月才能到,平均下来,每人盘缠就得五六两银子,这又是二三万两的银子支出!”
朱由校感动于冯巧的精打细算:“做生意哪有不投入的,冯师大胆花钱,朕有的是法子弄钱!”
“顺天府五百万人口,劳动妇女有二百万,即便家家都有织机,保有量最多一百万架。现在听说宫里发织机,都想占便宜,如此织机缺口就是一百万架。我工坊一天生产一千台织机,恐怕也要三年才能满足,万岁你得想个法子,不要让百姓占便宜啊!”
“冯师,咱们的织机看似免费送,其实也是赚钱的。你看咱们制造一架织机,成本最多一百文钱,如果量更大,那成本更低。极限成本可低至五十文钱。百姓要用一匹布的价钱抵扣织机,这一匹布再低劣也值一百文钱啊!再说了,老百姓想占便宜,朕就让他们占,他们一辈子交了这么多年的税赋,有资格占点便宜!”
“万岁,仁爱!”朱由校的慷慨大方,让冯巧肃然起敬。
“冯师怎么也学会拍马屁了?”
“呵呵呵!”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