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有不少话,好像跟朱子的意思不一样!换句话说,有些离经叛道!

天色渐暗,齐霁月端来了烛台,房中一片寂静,她也觉察到了异样,站在旁边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齐老夫子微叹一声,将卷子放到一边,接过齐乌二人的卷子看起来。

这次改的很快,每篇文章都画了一个圈,表示满意。

齐乌两人谢过,正要离去,齐老夫子叫住,递过王阳的文章道:“你二人看看此卷。”

齐乌两人回道:“刚刚已看完了。”

“何感?”

“这篇文章的立意,比我高出不少。”乌修远答道。

“学弟的这篇文章中‘人道本于人心’之论,似乎与朱子相违。”齐子文犹豫了一会,还是说了出来。

“王阳,你如何想到此论?”齐老夫子郑重其事,缓缓问道。

王阳凝思片刻,回道:“弟子以为,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爱人之心,始可有爱人之政。有仁心,始可有仁道。”

齐老夫子道:“朱子一道,不仅有本体,还有发用,你说人道本于人心,功用在何处?”

“人心不正,功用何用?”王阳轻轻说道。

这句话如同惊雷,骤然炸响在书房,又是一片静默。

王阳觉得自己没有错,开口道:“封严口口声声说国政田令,心中所想的却是欺压良善,此功何用?甄伯伯白日成佛,百姓望风而拜,人心如一,功用何来?”

又是一片静默,这是最近大家都知道的事,确实无从辩驳。

最后还是齐老夫子打破了沉默,这次却是开心地笑:“你这番话传出去,不知要让多少大儒跳脚大骂。但我却不胜欢喜,学而有思,这才读书之道。”

齐老夫子又转头看向齐乌二人,“你们两个的文章,子文理厚,修远辞盛,但与王阳相比,总少一股锐气,这就是你们枯坐书斋太久的缘故。年轻人,就该少年意气漫无拘束,不可学我满身暮气。”

顿了顿,齐老夫子突然问道:“你二人来学堂多久了?”

齐子文回道:“弟子五岁入学,今年已是第六年了。”

乌修远回道:“弟子六岁入学,已是第五年了。”

齐老夫子站起身来:“你三人与我师徒一场,也是我晚年之喜。自明日起,晚课加授诗词。”

三人对视,有点迷惑不解,夫子这是何意?

齐老夫子笑道:“明年三月,致厚书院开考纳新,他们的考试不仅只考四书,还有诗词,你们也要提前学一学才是!你们三人,都非池中物,我教不了你们了!”

三人这才明白,夫子是要让他们考书院了!

致厚书院是本地大家的族学,也是本县乃至附近几座县城最好的书院,有“一院九进士,半城举人郎”之称。

从致厚书院,一共走出了九位进士,而围渚城参加乡试考上的举人,有一半是在这座书院读书的。

致厚书院声名在外,每年都吸引了本县及附近几个县的考生报名,每次考生都有几百之多。

然而,致厚书院的考试一般都极为严格,每年招收不过几十人。

夫子说到此处,几人都沉默起来,以现在他们的能力,够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