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报复,这就是赤果果的报复啊。不就是把晴晴拐我家去了吗,您也不能这样为难人啊。”陈三两苦闷的说道。
边上的小刘只剩下捂着嘴乐。
在这个办公室里,也只有陈三两能待出自家热炕头的感觉。
方济安也是很无奈,这个臭小子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惫懒。
“那先说好了啊,今年晴晴得在我家里过年。要不然在省城也没啥意思,您也不着家,就剩下婶子一个人,大哥和大嫂他们也赶不回来。”陈三两又找补了一句。
“好好好,都依你行了吧?那是我大孙女啊。”方济安哭笑不得的说道。
“不是带来照片了嘛,在我家玩得可开心呢。”陈三两美滋滋的说道。
“前段时间跟孙大夫学医术嘛,这两天我听青竹念叨要跟三奶学习写毛笔字。能学上几天也不知道,反正现在做饭是能炒土豆丝了。”
“哎呀,晴晴真能自己炒菜了啊?”方济安赶忙问道。
“当然是真的啊,这个也没法骗人。等啥时候您过去完了,让晴晴给露一手。我大闺女还能炒好花生米了呢,我都没骄傲。”陈三两美滋滋的说道。
“扯远了,说正经事。”方济安瞪了他一眼。
“正经事、正经事,其实双方合作能够达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各取所需。”陈三两赶忙说道。
“类似这样合资的企业,咱们盯上了他们的技术,他们盯上了咱们的市场。但是我觉得吧,就算是咱们为了技术,也不一定非得那么盲目的去追求。”
“你详细说说。”方济安端起了茶杯,小喝了一口。
“就像东华厂引进的全套电视机生产技术,对方开始的目标也是盯上了咱们的市场。”陈三两接着说道。
“咱就说再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只要能够建成合资企业,咱们能够获得的技术还要多。可是呢?咱们的市场就拱手让出去了。”
“不说是咱们为了多吃两口肉,送出去一头猪也差不多。但是东华厂顶住了压力,没给他们打开这扇门。”
“咱们渴求技术不假,但是在初期咱们并没有达到无条件渴求的地步。咱们需要彩色电视机,但是不一定非得是那种高标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彩色电视机。”
“再有的一点,咱们的同志们有信心。能够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吸收,然后把这个技术给吃透,化为己用。”
“这样呢,就能够生产出符合当下所需的彩色电视机。同时呢,还能够积累资金为下一代的技术研发做准备。”
“方叔,所以说啊,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好界定的。里边涉及的利益与变量太多了,也没有一个能够衡量的公式。”
方济安点了点头,陈三两说的这些话,他已经听懂了。
核心就是两个点,渴求技术但是不能盲目。要不然胡乱的引进,将来未必有多大的用处。
另一个就是引进技术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把这些技术掌握、研究出新的技术才是关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