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崇祯皇帝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历来只有皇帝从国库拿钱给自己花,到了他这里,却要从内库皇帝的私人钱包掏钱出去!

大明是他朱家的江山,钱不够,大臣们是不可能贴钱的,只有他朱由检想办法。

见大家默不作声,朱由检火气又大了几分:

“你们都听见了没!”

“朕今年从内库拿了100万两白银出来,这一百万有皇后变卖首饰的钱在里面!”

“现在国库空虚,谁有办法解决?”

片刻过后,大家都在装死。

崇祯皇帝感到一阵心寒,不是他对大臣疑心重,不是他对大臣刻薄,而是眼前这些大臣都靠不住!

平心而论,一方面这些朝廷重臣从上到下都在往自己口袋搞钱,纵容自己亲属心腹兼并土地,培植自己势力,结党营私,自己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这些人想要国家好,却有心无力,明朝成立到今天200多年,世家大族林立,利益集团已经固化。

内部明末小冰河时期天灾,粮食减收,大量百姓饿死,造成农民起义军四起。

外部满清崛起,攻城略地,步步逼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面对明末状况没有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千年年一遇的人物,是无力回天的。

更何况有了能臣,没有明君也是枉然,不过这一点,谁也不可能在明面上说。

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谁也不想改变现状,过一天算一天。

定国公徐允祯见朝会冷场,站出来说道:

“陛下,张献忠初降,如果迟迟没有军饷,恐怕会军心不稳,再度反叛。”

“老臣以为,可以让五省总督熊文灿先从湖南、湖北地方士绅先借一些钱,等秋收后,今年的赋税收上来了再还给士绅。”

“洪承畴也可依照此法。”

徐允祯是徐达的后代,定国公世袭罔替,与大明朝可以说是与国同休,从徐达开始,每一任定国公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都是坚定的支持皇帝。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崇祯皇帝无奈的说道:

“定国公老成谋国,这个方法可行,给熊文灿、洪承畴下旨,让他们便宜行事。”

经过这一个插曲,各位大臣更加不敢汇报其他事情了,因为他们的事情都需要花钱,再提花钱的事情不是自讨没趣。

不过这个情况对宋飞来说确实非常有利,越是困难,越能体现他手里高产粮食种子的价值。

果然,崇祯皇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朗声说道:

“各位臣工,这些年朝廷花销太大,经常入不敷出,但是朕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也是今天召集列位过来的原因。”

崇祯的话刚刚说完,底下立马恢复了讨论的嘈杂声。

“自己没听错吧,皇帝有办法解决国库亏空的办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