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三位大天尊,四位大帝,人间的各大修炼势力,我已经尽数拜访过了。”

“除了十二家修士,不愿臣服,被我剿灭之外,其余二十四家,都已经明确的表示臣服了,另外还有靠近万余位散修,也向我天庭献上了忠诚。”

短短几句话,被雷神轻描淡写地说出口,但这其中隐含的血雨腥风,简直不能,与外人道哉。

然而,三位大天尊和六御大帝,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细节。

自从域外天魔入侵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完全失去理智的妖魔种族,它们肆虐人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而这些修炼势力,虽然表面上是,保护人类的力量,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比妖魔好多少。

有些修炼者甚至欺压百姓,行为恶劣至极,因此,对于这些被雷神,剿灭的势力来说,可谓是死有余辜。

“这些修士,一定要严加审核,我们天庭可不要,那些劣迹斑斑的罪人。”玉皇大帝,面色严肃地说道。

他深知,如果不严格,审查这些修士,可能会给天庭,带来更多的麻烦。

毕竟,这些修士,都是来自不同的势力,背景复杂,性格各异。如果让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进入天庭,后果将不堪设想。

“是天帝!”雷神闻仲恭敬地回应道。

“咦?”就在玉皇大帝,正想继续说话时,突然感受到,有两股不算弱小的气息,正在暗中窥探着,这三十三重天。

他的慧眼一扫,瞬间便洞悉了,那两个妖魔的身份。

“呵呵,竟然有两只小虫子,在窥视我们,简直是自寻死路。”玉皇大帝轻哼一声,然后与天道之力相连接。

一股磅礴的能量,顺着他们之间的联系,朝着那两个妖魔,疾驰而去。

然而,这股力量,并没有直接将,他们消灭,而是给予了,他们一个严厉的警告。

毕竟,他们还有,许多使命在身,现在还不是,彻底铲除他们的时候。

雷神闻仲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但却被一旁的姜子牙,拉住了衣角,姜子牙何等老练,一眼就能看出了,玉皇大帝有意放过,那两个妖魔一马。

如果玉皇大帝真的想要消灭他们,只需一个眼神,那强大的天道之力,便能引发雷罚,让他们瞬间灰飞烟灭。

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几位天尊大帝的计划,最好还是不要,深入讨论。

玉皇大帝紧闭双眼,微微推算,不多时便已将,那两个妖怪的打算,看得清清楚楚。

“这两个妖怪果然心狠手辣,竟想借助人道和地道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从而与我们平起平坐。”玉皇大帝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轻轻挥挥手,召唤出一面镜子,名为昆仑镜,它可以看到世间万物。此时,镜子中出现了,那两个妖怪的身影,他们正商量着,如何谋取,人皇和地皇的位置。

玉皇大帝注视着,镜子中的两人,眼神中透露出了,一丝冷漠和不屑。

他心里清楚,这两个妖怪,虽然有些野心勃勃,但实力有限,无法真正威胁到他们。

对他们而言,不过这两妖魔,只是棋子而已,原本放着这两妖魔一条生路,就是为了,点起他们的天命。

他微微一笑,轻声自语:“这两个小家伙倒是有趣,想要借助人道,和地道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却不知道这种行为,只是徒劳无功,无非是王之先驱罢了。”

玉皇大帝深知,人道和地道的力量,并非随意可得,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且人道和地道,早就有了,天定的执掌者,而这两个妖怪,仅仅凭借一些,阴谋诡计,根本不可能成功。

他轻轻弹动手指,引来一股天道之力,将其引导至幽冥深处。瞬间,从幽冥深处的后土大神他我的身上,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气息威能变得更加强大。

玉皇大帝嘴角微扬,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后土大神他我,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护天地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恍惚之间,模糊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只见其手中,握着一个八角轮盘,周身光芒闪耀,仿佛要将这幽冥天地都照亮。

眨眼间,幽冥之地的七成法则,便已被后土大神的他我所掌控。

“有后土大神在幽冥之地坐镇,定不会让那黑山有翻身之日,而人间还有六位天命之人守护。”

“其中王权无暮,更是磨刀霍霍,想要推翻旧制,建立新的秩序。如此看来,那位国师,不过是王权无暮等人,用来磨砺自身的,一块磨刀石罢了。”

玉皇大帝轻抚下颌,沉吟间,眸光深邃,仿佛已窥见天命之轮缓缓转动。

“反正现在一切演员,正派、反派都已经是准备就位,那封神计划,终于可以上演了。”

他轻叹,忽而神色一凛,唤道:“姜子牙!”声如洪钟,震彻九霄。

“臣,姜子牙,恭聆圣谕。”姜子牙应声而出,身姿挺拔,尽显忠贞。

“卿速下凡尘,传朕旨意于王权无暮等辈,令其筹备封神台之建,以应天命,赤封诸神。”玉皇大帝语毕,威严中不失慈悯。

“臣,遵旨!”姜子牙领旨,躬身一拜,身形化作流光,划破天际,直奔凡间而去,誓将神谕传达,开启那旷世封神之章。

……

大应朝国,金銮宝殿辉煌而森严,国君宛若古老石刻,静默地端坐于龙椅之巅,周身环绕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却也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奈。

国师之诵经声,诡谲繁复,如同暗夜中的幽灵低语,携着丝丝阴冷之气,在这庄严的朝堂上,空盘旋不散,为这权力之巅,平添了几分不祥。

一些还没有被吞噬的文武重臣,或是初入仕途的新秀,皆以目观鼻、鼻观心之姿,内心翻涌着,无尽的无奈与挣扎。

当那妖僧初行此荒诞不经、震动九州的诵经之举,忠良之士纷纷挺身而出,言辞恳切,意图唤醒沉迷的国君,甚至不惜以武力清君侧,要还朝堂一片清明。

然而,壮志未酬,几位忠臣,便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府邸之中,留下满腹疑云与未竟之志。

随后,妖僧之手更是冷酷无情,一番清洗之下,朝堂之上,忠奸难辨。

而今,立于朝堂的文武百官,或沦为君王的附庸,或擅长逢迎谄媚,以偷奸耍滑为能事。

昔日的铮铮铁骨,已化为谄媚之笑,朝堂之上,唯余谄媚之音,几无半点忠良之气。

这一幕,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大应朝国,何以至此?

在那混沌未明的朝堂之上,虽不乏沉默的大多数,却也悄然潜藏着,几缕未灭的良知之光。

它们虽源自微末,由位卑言轻的小官小吏所承载,却如暗夜星辰,虽不耀眼,却也坚韧地闪烁着,对正义的渴望。

然而,这微弱的力量,在浩瀚的政治海洋中,似乎难以掀起波澜,更遑论撼动,那高高在上的国师。

然而,命运的笔触,总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勾勒出逆转的轨迹。

此刻,炎烈阳,一位身披浩然正气,心如烈火的忠臣,毅然挺立于正殿之巅,其声如洪钟,穿透了殿内的,阴霾与沉寂。

他面向国君,言辞恳切,字字铿锵,将西南边陲,西湖之畔,那场惊世骇俗的叛乱,绘声绘色地,呈现于众人眼前。

王权无暮,其名如暗夜中的狂风,汇聚百万民心,公然挑战皇权,闯入西湖府衙,擅抓朝廷命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