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水利得了修缮,桥梁道路得到了建设,农田数量增加,最主要的是移居过来的百姓也有了安居乐业之地。
“宗甲撰此方略,当为谋国之策哉!只是这策三和‘以工代赈’中的赈,应从何而来?”
“以何为赈,此事易尔!只需官府牵头,出资部分,再辅以民间募捐,即可用于兴修水利,铺桥修路,开垦农田花费。
至于村舍房屋,街道商铺建造,则可以联络当地富商,以‘出价竞标’方式,鼓励当地商户参与,对于价高者,许以优先选择权以及优惠折扣。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借此提前筹集到大量资金,用以村舍房屋、街道商铺建设成本,人工酬劳等用度。
待街道商铺建设完成,再以此作为资产,或是出售,或是租赁,用以回填此前竞标商户的欠款。”
诸葛亮原本以为方才听到的以工代赈足够妙了,现在听到颜渊这种‘空手套白狼’一般的方法,更是颠覆三观。
原来安置流民,还能够这样做?
“宗甲若是从商,怕是猗顿在世,陶朱复生,也难以比拟!”
对于诸葛亮的夸赞,颜渊摇了摇头。
“孔明谬赞,此策可以用于救灾安民,切不可用于谋求暴利,否则恐有祸国殃民之害!”
诸葛亮听到颜渊的解释,很快的就想通了其中利害。
“确如宗甲之言,此事只可以官牵头,否则若是失衡,于民而言,荼毒无穷。”
见颜渊解释了以工代赈的三策其二,又明白了工、赈来源,诸葛亮顿时又对颜渊口中的第三策起了浓厚的兴趣。
“宗甲三策,已解其二,只是不知这策三,计将安出?”
听到诸葛亮询问自己的第三个办法,颜渊拿起桌面上的麻纸。
“我之策三,便是此物!”
“何解?”
“孔明以为,当今所用纸页,其价其质如何?”
诸葛亮略一思索,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像他这样的人,对于纸张的消耗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不管在古代的哪个朝代,纸张对于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此蔡侯纸,乃是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等原料制成,相比布帛、竹简之流,蔡侯纸造价便宜,原料易得,每页纸只需十钱。
只是蔡侯纸颜色发黄,不具备布帛的棉白色泽,略微久存便容易变色,此外蔡侯纸纸页粗糙,有时不便书写。”
蔡侯纸便是蔡伦改进后的纸,蔡伦以前是汉朝的尚方令,负责皇室器物的制造,因此能够接触全国各地进献过来的纸张。
后来蔡伦经过多次改进,终于找到了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等原料造的纸,又便宜又好用,因此蔡伦被封了侯,世人也习惯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听完诸葛亮对于蔡侯纸的描述,颜渊点了点头。
按照目前的物价,一斤牛肉20钱,一石盐800钱,那么一张蔡侯纸10钱,贵不贵?
太贵了!
略微心底盘算之后,颜渊看向诸葛亮。
“我有一法,可颠覆蔡侯纸,造出一种表面平整,洁白无痕的纸张,最为关键之处,此法可建立一套完整工业体系。
从原料种植、收购,到纸张制造,成品剪裁、出售,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当做稳定岗位,用于安置百姓!
此外依我核算,这种纸的成本,只有蔡侯纸十之二三,且因为原料来源稳定,可做大规模量产!”
听到颜渊说能够制造出一种新的纸,不但比蔡侯纸质量好,而且成本只有蔡侯纸的十分之二三,还能够稳定量产,诸葛亮当即坐不住了。
他深刻的知道,这种方法要是真的能够实现,可不仅仅是能够为这些移民提供工作岗位这么简单,只要运作得当,这可是能够改变士农工商阶级的东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