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数据的异常可能与使用的材料、温度、工艺等多种因素有关。
而且,哪怕是顺序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工法结果的巨大差异。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迷宫,每一步都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张磊有些沮丧地说道。
只有不断试错,不断记录,修改参数,才能让廊道分段打压工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6、7号住宅项目的逐渐竣工,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开始稀疏,胡静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退出工程项目组的申请。
她面带微笑,向张磊告别:“张磊,我要走了,回商务技术部任职。希望你在这里能继续发光发热,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站在更高的位置上。”
张磊愣了一下,随即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恭喜你,胡静。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胡静点了点头,转身离去,留下一串清脆的高跟鞋声在工地上回荡。
张磊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胡静的选择是明智的,毕竟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晋升提拔+未来夫婿测试。”
很显然,张磊并不是胡静要的人。
胡静慕强,需要成长路上的伴侣,而不是绊脚石,或者说沉迷于技术的工科废物直男。
豪哥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调令,他将从钢筋预应力工程转到工程计划部任职。
他拍了拍张磊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徒弟,我要走了。这里就交给你了。你要记住,做事先做人,技术再好,也要学会与人相处。”
张磊点了点头,目送豪哥离去。他知道,豪哥的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太过于沉迷于技术,而忽视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然而,反思归反思,工作还是要继续。
张磊独自一人承担起了6、7号住宅项目的收尾工作。
他每天早出晚归,埋头于工地上的琐事和技术问题中。虽然辛苦,但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
业主6、7号住宅项目封顶后,剩下的就是一些资料和装修安装的事情。
装修就是一些毛坯的东西,比如:门窗、刷大白、地砖等。
其实,更多时间就是做资料。
空余时间就多了起来。
有一天,张磊在工地上遇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
这个人自称是核建总公司派来的技术顾问,名叫李晓明。
他看着张磊忙碌的身影,微笑着说:“张磊,我听说你在这个项目上做得很好。我是总公司派来的技术顾问,想和你聊聊关于GB循环水廊道分段打压施工工法的问题。”
张磊愣了一下,再三确认了身份后,随即热情地和李晓明交谈起来。
他们讨论了工法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李晓明对张磊的技术水平表示赞赏,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他开始怀疑,李晓明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为什么会对这项技术如此了解?
然而,随着交谈的深入,张磊开始感到一种不安。
他发现,李晓明对工法的了解似乎比他还要深入,甚至提出了一些他从未想过的问题。
就在张磊心中充满疑惑的时候,李晓明突然提出了一个让他震惊的问题:“张磊,你有没有想过,这项技术可能存在着某种缺陷?或者,人为影响了数据?”
张磊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果然,李晓明的真实目的是编写管道水压试验的国家标准,身份自然是核建专家。
“你……你说什么?”张磊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晓明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只是提出一个假设。但是,我觉得你有必要重新审查一下这项技术,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国标么?”
“国标当然要考虑全国范围内是适用性。”
……
交流很久、话题更深入,结果很简单。
一切成果专家说了才算,因为他们有系统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有实验结果,更是行业权威。
而你,属于脑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