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左右,谢建华又出去接了王建、苏斌、杜勇和刘洪进来。没办法,没有手机的生活就是这么人情化,虽然不是很方便,但人和人的互动很多,感情也就在不断地接触中升华。不像三十年后,人类享受手机也被其绑架,人和人的关系也逐渐冷落。

过了一会,谢建华又到了两个朋友,其中一个还是子玉旧识,准确的说是上辈子认识的。叫杨清华,是他上辈子的死党,人很好、也很轴,父亲是机械厂的厂长,母亲在邮电系统。比子玉高一届,高考前踢球骨折,高考受影响后留了一级,最后和子玉考进了一所大学、一个专业、一个寝室,毕业后同时分回钢厂的同一个分厂,所以关系是“铁磁”。介绍的时候,子玉激动了一下,然后瞬间反应过来,笑着掩饰:“清华的名字太牛逼了,赶紧让哥们握握手,讨个好意头啊!”说得大家也跟着笑起来。

钱铎拍着孙仲平的肩膀,笑着说:“这也就是你们山城高中,还敢想想。”然后指着后来的那个人,叫谷振江的,“这小子是七中的,也可以做做梦。我们就不行了,十三中没机会了考了。是吧,小平同志!”

“不能轻易放弃啊,老钱。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子玉一本正经的说。没有被后世段子手洗礼过的几个人,经不起这样的逗弄,哈哈大笑,然后看着一脸严肃的子玉,更是忍俊不禁。杨清华指着子玉说:“你这梦想牛逼。佩服啊!”

子玉也顺势笑了起来,拉过杨清华说:“就凭你这好兆头的名儿,要是我美梦成真,以后带你混!”

“行啊,你都考上清华了,我还不跟你混。哈哈,你要努力啊。”清华笑嘻嘻附和着。

感觉热身的差不多,就开始组织对抗赛。谢建华和他带的几个朋友一伙,子玉则带着王建这个拖油瓶,和班级里的这三个人组成一队。开球不久,子玉发现清华同学还没有进化成上辈子得球场发动机,技术尚可,耐力一般。小谢另外得三个朋友也属于球混子,什么单刀赴会、什么带球过人,只顾自己过瘾。最可笑的是钱串子,球一到手就是单人突破,粘球的很,丝毫没有配合精神,除了能在王建身上找点带球过人得满足感,整场被三班的四个人虐的不要不要的。这也许是小谢带他们来和子玉带队打一场的初衷吧。

上半场被教做人后,几个人明显多了配合意识,传球的次数增加,体力的消耗也小了很多,不过依然是大比分落后。小谢建议打乱重新组队时,他们小队的几个人累的像狗一样,吐着舌头直摆手。于是尚有体力的钱串子和小谢,与三班四人队重组成三人组,开始打半场。酱油人王建,只能陪着清华他们做观众。

少年的欢乐时光总是很短暂,痛快的打了几场球,就已经是中午了。这个时期的高中生们,还没有奢侈到一起吃饭的程度,况且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只能各回各家。谢建华因为家离的很近,又有意的想和子玉走的近一点,便邀请他去家里吃饭,子玉原想出去吃,但觉得有点矫情,便点头答应。王建宛若家庭弃儿,装傻充楞的跟着,清华则是混饭典型。上辈子这两家的饭菜子玉都吃过,算是把东西糟践的各有特色。

路上,子玉买了一些水果,毕竟是第一次到同学家吃饭,还是注意一下礼仪。谢建华连说不用客气,推辞不过,最后还是接受了。到家时把水果交给父母时才发现,这袋子水果道具的重要性。以前的同学、朋友都是空手往来,小孩子嘛,没人挑。而子玉的这袋不便宜的水果,一下子把彼此的交际,拉到了成人礼仪的高度。也让谢建华的父母感觉,儿子的同学很有家教和素质,很懂事。

王建的性格很有意思,同学里是社交恐怖分子,家长堆儿里就是社恐。清华也不常来,见到小谢的父母,多少有点放不开。说实话谢建华家里的装潢在子玉看来很LOW,但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富丽堂皇的,皮质沙发、木地板,吊顶、仿水晶造型灯,对于这时代的山城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更何况是少见的冰箱、彩电等一系列的高大上的家用电器。把两个人拘束得小心翼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