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修路的同时,会让当地居民开始开发荒地草地为农田,户部会安排人去教他们种田地,研究适合那边土地种的粮食和蔬菜。

每个村镇附近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原,村民们在种田之余,也能继续养一些牲畜去放牧,增加家庭收入。

想来,农牧一体的生活方式也能让那些部族之人更好更快的进入安定生活。

另外,楚臻臻把洛金加入了商会,让他做了副会长,负责塞北三郡的商业发展。

四月中旬,定下前往塞北的人陆续离开了,这些年经过多次扩建,装满银子的国库,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但晏离不心疼,朝廷赚来的钱,就是要用在百姓身上的,只要能改善百姓的生活,他觉得花再多银子,也值得。

经过这将近二十年的折腾,晏离那座银山也快要被挖空了。

不过,臻臻手里还有座金山没开发呢,楚臻臻说,这个就留给安安了。

作为一个皇帝,手里没钱,做什么都没底气。

这也是他们商定后,敢这样大干一场,准备彻底改变塞北的底气。

凤帧和王易是知道那座金山的,他们也对这次塞北的改造信心满满。

有朝臣担心这样大动干戈的改造塞北,会掏空晏国国库,凤帧和王易看看他们,无奈摇摇头,格局小了不是,咱陛下有金山银山在手,还怕国库空了?

送走凤帧和王易他们后,楚臻臻和晏离的生活总算是恢复了平静。

晏离开始坐镇朝堂,处理国事,楚臻臻做着一些安安继位前的准备工作,并关注着两个儿女的生活。

...

这一年腊月,外出做事的朝臣们都赶在新年前回来了京城。

就连其他几大营的主将也都回来了。

胡地的霍虽,塞北的王易和凤帧,南郡的魏澜也都回来了!

这些人都是回来参加明年正月十五太子殿下的继位大典仪式的。

三个月前,晏离就都给各地送去了消息,明年他将退位,让太子继位,三品以上的文武朝臣都必须回京参加太子的继位大典。

这个腊月,京城内也因为各位的大员们陆续赶回来而变的十分热闹,只见大街上不时的就会有马队和车队走过,百姓们感叹,这真的是昌宁盛世啊!

今年的新年,宫内依旧举办了宫宴,只三品以上的重臣们和各王府侯府带着家眷入宫参加。

晏离主要和朝臣们商定了一下安安的继位大典的一些细节和流程。

正月初四,长公主病倒,晏离和楚臻臻带着安安和宁宁去长公主府探望,晏离直接带了两个御医,让他们就住在长公主府照看长公主。

王易和罗敏两个每日夜晚也都是轮流陪伴长公主。

今年长公主六十一岁,晏离觉得不该是辞世的年纪,老国公好歹还活到了七十多岁!

好在,长公主经过御医们的细心救治和调理,慢慢的好了起来,还在正月十五时进宫参加了安安的继位大典。

...

正月十五,太子晏睿安正式继位,成为晏国第二任皇帝,定年号永安,今年是永安元年!

安安在民间被称为永安帝。

太子的继位仪式很隆重,凡是在京城的朝臣们都能携带家眷进宫观礼。

晨起,朝臣们陪着太子在帝后的带领下先去祭拜了晏氏宗祠,又去后山拜了将魂塔,才回宫办理登基仪式,正式继位。

将魂塔内供奉的都是在战场上为保卫晏国牺牲的将军们的盔甲或者佩剑。

将魂塔是在皇宫后面的山上一处平地建立的,在那里可以俯瞰到整个京城和皇宫。

平时有禁卫军看守,百姓们若是有人想进去祭拜,登记好身份牌上的信息后,就可以进去在一楼的祭拜区上香祭拜。

这个是在晏离建立晏国的第三年建成的,晏家曾经牺牲的很多人物件,也都在这里供奉着,包括晏离的爹娘穿过的盔甲和配件,也在这里。

晏离说,将魂塔,就是可以让为国捐躯的将军们以物寄魂,在那里看着晏国一天天走向繁荣,以此来安慰他们的爱国之魂。

同时也是让他们监督着皇宫内的掌权者,以国事为先,百姓安宁为己任,不能贪图享乐。

这也是当时晏离和楚臻臻商量后,为了晏国能长治久安而建立的,两个人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皇家和朝里有重大活动时,也会来祭拜将魂塔,当年霍虽出征胡国时,也曾来过这里祭拜过先烈后,才带兵出征的。

晏离他们以身作则,也是为了能让往后的掌权者们敬重忠烈。

当然,忠烈的后人,晏离都有安排,有才能的重用,没才能的养着,安稳活到老,传下后代就行。

朝阳大殿上,安安跪在殿下,晏离一步步从高台之上下来,把传国玉玺放在他的手中后,伸手扶起他,轻声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