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臻臻和晏离忙开后,宁宁那边也忙了起来。
原本在胡国太医院的御医一共十几个人,如今晏离选出四个人来送回了晏国京城,安置进了太医院,因为这四个人的医术很不错,晏离觉得他们在京城那边,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也因为宁宁在这边搞出来的这个医署,一边行医一边收爱学医的学子,像个医学学校的样子,引导了晏离和楚臻臻的思维,两个人决定在晏国京城那边,也要开办医学院。
到时候,打算交给太医院来管理和承办,让他们在全国先成立两个医学院,一南一北,招收想要学医术的学子们,把中医的医术发扬光大,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晏离这个想法也打破了以往医术传承的形式,以前都是一个师傅招收几个徒弟,从中选出一个最优秀的来传下去自己的真本事。
但是从今往后,晏离打算像是之前开办公立学府那样开办公立的医学校,让这些医术不错的人去当夫子教学子,他们可以赚朝廷的钱。
有医学院,就会有医院,医院就是医署,晏离打算在全国各地创办四个由太医院管制着的医署。
这些后续想法都是楚臻臻给晏离讲了现代的医学院,和医院这些东西的运作模式和存在方式后,晏离再通过古今结合,自己这样计划的。
加上宁宁的一些建议和想法,晏离决定让宁宁来加入到医学院和医署的创建事情中来。
宁宁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有了父皇和幕后的信任,她也知道自己余生想要做什么了!
宁宁说,正经的投入到这些工作中来时,她总有一种骨子里觉得熟悉的感觉。
楚臻臻猜测,宁宁的在现代的前世应该是一个医生或者医学院的学生。
宁宁去做这些事情,莫宁那边也是全力支持的,还有宁宁的三舅楚恒安,也就是如今外面流传的神医木槿公子,也应了晏离的召唤,在接到晏离的信后,赶往胡地去见晏离,最后答应了要陪着宁宁一起把这件事办好。
四月底,楚恒安陪着宁宁,带着几个御医,安排好胡地这边的医署后,前往晏国京城,与太医院的御医们会合,商量建利医学院和四大医署的事情。
等四个医署建起来,加上胡地的,一共就是五个医署了。
宁宁离开后,晏离和楚臻臻更加的忙碌了,两个人也是胡地各处跑。
一家人各忙一处,忙忙碌碌中,又一年快要结束了。
这一年也是昌宁十八年,到十月初,整个胡地已经进入了冬季,秋也都收完了,胡地的各处建造也初见新貌。
晏离计划的十大防沙林也在植树建造中了,那个事情也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而且,现在短期内不会有战争发生,建造防沙林的工作大多是安排各地的驻军兵士们轮流去做的。
霍虽也领下了这个任务,驻胡地的官兵们需要每年陆续的去指定好的防风林周围去种树,扩大防沙林。
而胡地的百姓们也在跟着官府的官员们在百姓们生活的周围种胡杨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