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00的大学校园,一切都像天空的颜色一样还未醒过来。操场旁昏黄的路灯下摇曳着一个清洁工的身影,他手中长长的扫帚一下又一下有规律地划过地面。伴随着扫帚发出的“唰唰”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继而停了下来。脚步声的主人是一个40岁出头身高约170公分的中年男子,头上的空顶帽和身上的运动T恤已经被汗水完全浸湿了。“第五公里,该补水了”心里如是想着,男人拿起放在操场长凳上的水杯,调整了一下呼吸,浅尝辄止般地抿了一小口,便继续跑了起来。
老张:43岁,当年他人口中的“高材生”,毕业后很幸运地学有所用,从事了专业对口的工作,现任江南水乡一座小城某高校的专职教师。虽然工作性质使他必须经常与他人打交道,但工作之余的老张实则喜欢安静,不爱凑热闹,不争名夺利,不睚眦必报。如果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定性的话,老张属于妥妥的I人。也许正是性格所致,老张成为了典型的家庭型男人,头顶宠妻狂魔、女儿奴、家庭煮夫等一系列在很多志在四方的好男儿看来纯属不求上进的头衔安享着这太平盛世带来的盛世太平。
一个月前,老张在老婆的带动下开始正式跑步。秉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好好做的一贯原则,老张首月打卡19次,跑了97.90公里。然而,在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开心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普适性极强的道理:凡事都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遭受事倍功半甚至物极必反的后果。而老张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反面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在开始跑步第二个月中旬的时候,伤病驾到!
没错,他跑伤了,伤到了膝盖。每次一落地的时候,左膝的侧面就会像电击一样地刺痛一下。为什么会受伤?经过在网上多方验证,主要原因是腿部肌肉力量缺乏,脚踝力量不足,跑姿不正确。更为关键的是:彼时的老张身为一个常年缺乏运动体重190多斤的不折不扣的胖子,却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跑了一百多公里,可想而知这样的大体重和跑量会对关节造成多大的压力。而且运动中的伤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渐累积突然爆发的。
既然受伤了,那就休息养伤,痊愈后再战方是上策。No!对于在热血日漫中度过童年的老张来说:伤痕是男子汉的勋章;痛苦是人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一点小小的痛楚绝不会将他打倒。于是老张拖着一条伤腿,继续在操场上肆意挥洒自己的汗水。为了缓解落腿时地面的冲击给膝盖带来的痛感,老张在网上买来了各种款式的护膝和髌骨带。在浪费了一些银两后最终发现一种硅胶材质的“橡皮圈”对于缓解膝部疼痛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于是,平时走路穿护膝,跑步时套髌骨带的老张4月份的总跑量基本比3月份翻了一番,“莽”到了172.87公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由于伤病的原因,在一次和老婆环湖跑的时候,老张拖着一条伤退步履蹒跚地完成了10公里,配速达到了“惊人”的8分56秒。
老张原本以为,左膝的伤痛就像日常锻炼过后第二天的肌肉酸痛一样会慢慢消失,然而事情却并未如他所料,这条伤腿居然陪伴了他将近三周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受伤,老张开始反思。之前他看到网上一些跑步UP主的一些头头是道的跑步经验分享时都会嗤之以鼻,因为他觉得,跑步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抑制了的这个能力。就像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放进水里,他是不会溺水而亡的,但随着慢慢长大,这项技能会急剧退化,退化到需要花钱报培训班学习的地步。
也许跑步也是需要学习的。这个念头在老张脑中刚刚冒出,就开始迅速生根发芽,大有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独木成林的态势。老张在各大搜索引擎、公众号、视频网站疯狂搜索了无数科学训练、无伤跑步的奥义。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这圈子还真不小,知名网红、专业教练、业余达人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俨然一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景象的现代版复刻。老张刚在这边看到一个他觉得颇有道理的观点,在另一边又看到了与之截然相反却更有说服力的说法。
不计其数的头头是道把老张搞得头晕目眩、头昏脑涨、头绪全无。他关掉视频,摘下耳机,揉了揉微微发涩的双眼,走到厨房,打开了冰箱。一杯冰镇肥宅快乐水下肚后,老张冷静了下来,被动技能触发,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研究血脉开始觉醒,他决定在众说纷纭之中通过不断实践去摸索和探究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他花费在跑步上的时间会明显增加:其中包括理论的学习和整理、实践和试错以及定期复盘。
从这一刻起,原本非常简单纯粹的以减肥为目标的跑步,被蒙上了一层学术气息。当然,身为两个月跑龄的萌新,他尚且无法预计在他的信誓旦旦背后隐藏着多少艰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