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礼台上,诸人都还沉浸在球队又一波攻势的紧张中,只李校长盯着陆逐虎的背影若有所思,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
复旦从一个公学,到私立大学,到41年的国立大学,到52年院系调整后的一流大学,一切都在变化。可在复旦前半生的命运里,一直都和李校长联系在一起。
这个年轻人,宣称去“东京第一帝国大学”留学,国难当头,愤然肄业归国,也没文凭,跟学生们一起踢球,踢球就踢球吧,又要摆摊子自己在操场上教课,搞得很多学生翘课去听他“噶塞无”(上海话“侃大山”),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他旁边坐着的“贵宾”,一名长须老者笑道:“自从我筹办复旦以来,每次回来,球赛是必看的,唯独这场看的最是痛快!”
“那你以后可要多回来看,有小陆在,以后可都是我们赢!”李校长打趣道,两人都哈哈大笑。
复旦大学最终以3比1的比分战胜了来访的西人联队。
盛情难却,在全场师生高呼下,陆逐虎被学生们簇拥上司令台中央,校长和长须老者都站起身来欢迎他。
复旦李校长登辉出生在海外,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年回国从事教育的时候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讲,但却挚爱中国,将这片33岁之前都没有踏足过的土地视为自己永恒的故乡。他把四十年的光阴都献给了复旦,招收女生,恪守自由学术的理念,将复旦公学变为中国知名大学。
如今浙大校长竺可桢,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校长程天放(也是驻德国大使),江南大学校长章渊若等等都是他的学生,堪称桃李满天下,“校长们的校长”。
“看看现在在场诸君,一个个都如此激昂,何不对这些后生晚辈鼓励二三呢?”
李校长邀请道,身边的长须老者也冲着陆逐虎笑着点头。
“学生却之不恭!”陆逐虎冲着两位前辈一拱手,不推辞,大方方走到观礼台前,将新坉操场一千多名学生一列列看过去——这时也看到了那个红脸的青年,他来到自己的正下面,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冲他示意后,陆逐虎缓缓道:
“刚刚有位同学问我,踢足球,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踢足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身体,可以培养团队的协作意识,可以考验我们面对危难局势的能力。健康、团结、思考,这不正是前清庚申之变(鸦片战争)一百年来,我四万万五千万国人最缺乏的东西吗?”
“我们中国人,‘沉睡’,被外国人看不起,贬斥为黄皮猴子,已经很久了。但并不代表,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也有过无比雄姿勃发的全盛时期。那时候我们的民族,拥有健康的身体,住着结实美观的房子,吃着品类繁盛的食品,能造最大最快的船,拥有最强最能打的军队,怀着高尚的道德,最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中国人,是最聪明的,最勤劳的,最能忍辱负重,砥砺前行的民族。”
“我们可以是长得最长的,可以是跑得最快的,可以是游得最畅的,可以是跳的最高的,可以是举起最重的,可以写最美的诗句,可以记录最长的历史,可以算最难的数学题。当然,我们也能踢最好的足球。”前面他都自信满满,什么姚明刘翔孙杨朱建华占旭刚都灵魂附体,只说最后一句“最好足球”的时候,略有些心虚。
唉!足球!
他只能让他自己灵魂附体了。
长须老者听着陆逐虎的话,不住点头,略一思忖,对身边秘书道:“替我取纸笔来。”
“不提这些。更重要的,也没有一个民族比我们更能吃苦。这样的民族,即使一时沉沦,却必将有复兴之日。恢复汉唐的无限荣光,那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即使真有一天,外寇侵我了,球不踢了吗?电影也不拍了吗?中国的文字、诗歌就没有人传唱了吗?没有人去搞研究了吗?不!球照踢,歌照唱,电影照拍,诸君搞研究的,无论在中国哪里,照样搞研究!可是,在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还是可以拿起枪杆子,踢球的,唱歌的,演电影的,搞研究的,哪一处不能砥砺抗战!诸君有心,这个国家不会完蛋,这个民族不会完蛋,那些无知狂妄的——”陆逐虎指着东方:“必将彻底完蛋!”
“我们知道,在那里,有人做着虚妄不羁的美梦——”陆逐虎的手仍然指着东方:“我也不怀疑,战火会比各位想象的那样更早地到来。”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但真到了那一天,该怎么办?在场的诸君,该怎么办?虽然我们嘴上嘲笑倭人的矮小,可事实上,这个对手,远比我们历史上碰到过的任何对手都强大得多!那么,各位害怕了吗?他们铁蹄踏过来的时候,我们就直接投降,向他们屈服吗?”
没有人回答他。
陆逐虎狠狠地拍打着桌子:“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沦陷的东北战斗,我们将在上海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在在自己家园上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在海外的游子会毁家纾难地支援心心念念的故园!我们在黄浦江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战斗!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任何时候都绝不、绝不、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国家或这个国家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贫穷、困顿之中,临死前的那一刻,也将继续战斗!去他的亡国奴,去他的东亚病夫,谁带来苦难,我们十倍奉还!”
他再去看红脸的青年,已经从人群中悄然离去了。
红脸青年此刻已经正式下定了决心,慨然投笔从戎。
既然内心坚定,那时不我待,即刻出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