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说,陛下这回恐怕是元气大伤,恐时日无多。
这下好了,陛下被北疆王的恶行气成这样。
明王等人几乎不用犹豫就达成了共识,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谁还能忍?
北疆王这样的乱臣贼子,简直当诛!
在明王和定国公六皇子等人的推动下,于行宫修养多年的太后出面下了懿旨。
调动朔方守军,阻北军于河西。
又命京畿大营派出一万人,在京兆到河内区域搜寻北疆王的下落。
皇帝病危,整座上京城都仿佛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天灾未平,暴乱频发,兵戈又起。
明天,
注定是一片混乱。
……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北疆,却是一片欢欣雀跃。
五万北军的东出,朝廷的针对,虽也让北地百姓无比担忧。
可这一切都抵不过他们眼前亲眼见到的前一幕。
几个月的努力,北疆这片贫瘠的大地上终于也开出了灿烂的花。
周姑娘说,那是玉米开出的花。
白白的小花,毛茸茸的。
再过几天,高高的玉米杆子就会背上一个个胖娃娃,里面孕育的就是玉米。
也是他们的希望……
北疆已经全域种了土豆,如今玉米也长成。
周姑娘说,等养一轮地,还能在间隙里面种上红薯。
那玩意儿甜甜的,糯糯的,比土豆还好吃。
老人们拄着棍子,干瘦的身影顶着烈日在新规划的田垄里巡视着,笑得睁不开眼。
一条条的水渠在安北城地上地下纵横交错。
笑着笑着,老人的眼底满是泪水。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
甚至娃娃们还能去学堂里识字。
不要学费。
两年启蒙,书本笔墨都由将军府出钱,他们只管出个娃。
学堂的周先生说了,他们将军往后是要去上京的,北疆是将军的大本营,他们不能都是关内人口中“莽夫”。
不能给将军丢脸。
君子百艺,不求科考做官,能学上一种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也是好的。
如此,不仅安北城的普通百姓,就连附近偏远些的村子都把孩子送进了学堂。
反正学堂管吃管住。
北疆百姓对学堂的支持远超周泠泠的预期。
周卓十分为难的说:“我们原本打算先在安北城建一所学堂,半年后再推广到其他城池,可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们的学舍只能容纳两三百人,可如今报名人数已经超了一成。
挤一挤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陈家舅舅说更远一些的百姓也在问,能不能把孩子送来安北城官学。
这样一来,学舍和先生就完全不够了。
这个问题,周卓和陈家安都无法做主,只能找周泠泠解决了。
刚从自己的小实验室里结束一段工作的周泠泠穿着一身白色的罩衣,头发也严丝合缝的包裹了起来,乍一看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就是身上手上黑一块白一块的,看着十分……滑稽。
听见周卓的话,周泠泠想都没想:
“不必如此,以最快的速度在各地建分校。”
“安北城的官学既然已经到了极限,那就也建分校区,一东一西……”
她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眼看着要当皇帝的萧炎也不缺。
等以后再找他还就是了。
她弄了几桶石油,最近正在富贵儿的帮助下试验更适合这个时代生产力提炼的法子。
要是能成功的话,等北军入京之日,她又能送萧炎一个大惊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