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董听了李伯桦的陈述之后,用手摸了摸脑袋,沉思了片刻,但也还是坚定地说:“那我们也投了,你们好好干就行。”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李伯桦团队的信心和对他们工作的鼓励。
“那谢谢韩董。”李伯桦赶紧道谢,他的表情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于不赚钱的项目,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这份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不用客气,你以后也要常来。如果你有新的项目,可以直接来找我。”韩董微笑着端起茶杯,李伯桦心领神会,起身告辞。
结束了对韩董拜访的李伯桦坐在自己的车里,接到了大洋彼岸乔治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李伯桦,温子仁的《鬼影实录》制作已经完成了。李伯桦在电话里告诉乔治,可以开始考虑执行后续的销售计划了,如果索尼有兴趣地话,那就继续之前与《蜘蛛侠》第二部和《蜘蛛侠》第三部投资的相关谈判。
......
乔治如何去销售《鬼影实录》、约翰逊能否推进他的计划、以及让先生的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这些,李伯桦都没有太过关心——这些无非就是各个层级的商业谈判,利益交换而已,这些比拼的是信念和筹码,情绪什么的有害无益。所以,李伯桦才会告诉约翰逊,平常心即可,如果再次遭受挫折,那么后面他还为约翰逊准备了《科洛弗档案》这部电影。
《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在李伯桦重生前,是二零零八年在北美科幻灾难电影,以其手持摄像机拍摄风格和怪兽攻击纽约的情节而知名。
电影讲述了一组朋友试图在怪兽袭击中生存并寻找他们失踪的朋友的故事。这个项目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视觉效果(VFX)——电影中的怪兽和破坏场景需要大量的视觉特效。这些特效通过电脑生成图像(CGI)技术在后期制作中添加到实景拍摄的画面上。
这实际上才是李伯桦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真正原因,他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介入视觉特效这个领域——在此之前,他所涉及拍摄的各种影片都与悬疑、惊悚和恐怖题材相关,比如《黑洞》、《调音师》、《电锯惊魂》、《鬼影实录》和《彗星来的那一夜》。
如果他的想法变得太快,反而会让人察觉到他的真实意图。但是如果仅仅是拍一部需要大量视觉特效的恐怖片,大家只会觉得他仅仅是继续拍摄他的恐怖片而已——而拍恐怖片是不太会引起其他人的警惕的。
视觉特效技术耗费巨大,没有人会认为李伯桦真的会有能力介入到这个细分领域,李伯桦同样也需要考虑接下来几年盈利的投放领域,《科洛弗档案》和视觉特效相结合是个完美的选择。
而且,在未来,为《科洛弗档案》而设立视觉特效部门还可以承接外部业务,通过这种方式,与李伯桦在国内的长风建立资金联系。比如梦想之翼影业承接了某个视觉特效业务,然后把这个项目转包给李伯桦在国内的长风公司,从而达到了业务、资金和设备往来的目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