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张居正坐下后,朱翊钧才缓缓开口说道:“岁月匆匆,人生无常啊……朕从小便经历生死,四岁的时候,皇爷爷离世,十岁的时候,父皇又离世,历经诸多生死变故,本以为朕早已能泰然处之。可胡爱卿这一去,犹如晴天霹雳,让朕实在难以释怀……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恰似‘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皇帝狠不狠。
狠。
在张居正的心中,当今陛下用一句心狠手辣来形容都不为过。
可陛下仁慈吗。
仁慈。
同样,在张居正的心中,当今陛下用一句悲天悯人来形容也不为过。
到底是心狠手辣,还是悲天悯人,实际上只是角度不同,陛下做出的选择罢了。
听着皇帝此时的话,张居正叹了口气:“陛下,庄子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老病死,乃世间自然之规律,虽令人悲痛,却也无法逆转……”
随后,又觉自己说的太过苍白,张居正又赶忙接着说道:“胡大人一生光明磊落,为我大明江山社稷,可谓是呕心沥血……他的功绩,早已铭刻我大明这万里山河之中,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陛下肩负天下苍生,还望能节哀顺变,保重龙体,此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张爱卿,你也当多多保重身体,如今朕还需你辅佐,万不可累垮了。”
张居正拱手谢恩:“陛下关爱,臣铭记于心。”
一番寒暄后,朱翊钧话锋一转:“张爱卿啊,如今这兵部尚书的人选,朕实在是头疼不已,不知你可有合适的举荐?”
张居正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臣举荐两人,其一为谭纶,其二是方逢时……“
谭纶此时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正在北京城养病,而方逢时便合适了许多……
朱翊钧对这个方逢时有着很深的印象,地方大员,抗倭、抗蒙、平倭,诸多事件中都有着他的身影。
而方逢时跟张居正的关系极为密切。
方逢时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后徙宁津、曲周。
擢户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宁国知府。
广东、江西盗起,擢广东兵备副使,与参将俞大猷镇之,程乡贼平后,移巡惠州……
隆庆初,改宣府口北道,加右参政,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隆庆四年正月移大同。
隆庆五年,俺答犯威远堡,别部千余骑攻靖卤,方逢时设伏兵击退。
同年冬,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方逢时与总督王崇古共决大计,挟把汉以索叛人赵全等,因功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后因丁忧归乡。
万历二年,起故官,巡抚山西军务,申明约信,使边境安宁。
在任期间,亲自巡视塞外,提出修筑要塞等建议并付诸实施……
万历四年,前往两广担任总督……而此时的方逢时还在广西……
在听完张居正的建议后,朱翊钧沉默许久……随后,还是开口说道:“那就方逢时吧……”
听到朱翊钧同意方逢时担任兵部尚书,张居正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大伴……”
“奴婢在。”
“拟旨,调方逢时回京。”
“是,陛下。”冯保恭敬应道。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朱翊钧没有更好的选择,方逢时前来担任兵部尚书,即便不会有胡宗宪这般用的顺手,但在任上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波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