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从顺化与广治撤军后,阮福源马上命令阮福滨带着三万正军北上支援广平前线,此时的郑氏大军已经越过了日丽江防线,正朝南岸攻来。
“父王,阮福源派了三万大军支援,现在已经到了东河县了!”郑氏大军的中军大帐内,十八岁的郑梉世子郑柞着急忙慌地冲进大帐朝自己的父亲高声汇报道。
刚从父亲郑松手上接过后黎朝廷大权的郑梉急需一场大胜来巩固他的权柄,而与大明联合出兵攻打广南阮氏,便是最好的机会。
郑梉皱了皱眉道:“顺化与广治已经被大明包围,他阮福源哪来如此多的援军?”
“父王,明军已经撤出东河与广治了!”郑柞连忙答道。
“狗日的明军!”郑梉暗骂了一句,朝郑柞说道:“告诉前线大军,继续向前进军,痛打阮氏这个落水狗!”
“是,父王!”郑柞说完后,快步退出了大帐。
而大帐内其他将领与谋士并没有出声劝谏他们的郑主停止行军,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此次进攻阮氏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郑主吞灭广南阮氏的决心十分强烈,不是他们所能劝得动的。
接下来的日子,郑阮双方在石瀚河与日丽江之间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焦灼战,最终因天气开始变热,双方不得不停战。
刚开始的时候,郑氏因气势正旺,曾一度打到了广治城之下,但阮氏在稳定住阵脚后,尤其是在将广义的援军调回来之后,郑阮双方就陷入了彻底的势均力敌状态。
按照历史上正常的发展轨迹,这场大战会发生于天启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二七年,双方来回打了四个多月,都无法互相击败对方,最终形成了以争江为界的南北两大割据政权,也就是争江以北的郑氏与以南的阮氏。
但这一世,因有了明军的加入,阮氏前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虽然明军快速结束了战事,但也吸引住了大部分的阮氏军队,从而让郑阮双方的分界线从争江南下到了石瀚河与东河城一线。
阮氏之所以能与郑氏相持于石瀚河与东河城一线,除了阮氏军队的悍不畏死外,还有他们从小弗朗机人那购买的火绳枪与火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曹化淳怕阮氏被郑氏消灭的担忧,在紧要关头,对阮氏支援了一波武器,但其中主要以刀枪等冷兵器为主,弗朗机炮与虎蹲炮为辅。
“好啊,打得好啊,他们打得好啊!”朱由校激动不已地大声笑道,拿着锦衣卫从广南送来战报的双手,也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
“臣/奴婢,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跪在地下的田尔耕与侯立在一旁的刘时敏等人,连忙跟着高兴地贺喜。
朱由校小心地收好捷报,脸上的笑容依然不减丝毫:“同喜,同喜,都平身吧!”
待众人起来后,朱由校朝田尔耕道:“田尔耕,以后锦衣卫的情报收集,要从辽东适当转移一部分精力到南洋与西北,云南与贵州那边也要适当地进行加强!”
“是,皇爷,臣遵旨!”田尔耕答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