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初心被唤醒,奋斗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这些叛将并不是嗜杀的魔头,都是因为憋着一口气,窝着一团火才选择揭竿起义。

有了圣人的亲口安抚,心存良知的耿直汉子们纷纷平复的怒气,手中的紧攥的宝刀都暗暗松了几分。

就像医生治病,不但要清理好表面的疮口,还要深挖病灶,调理清楚内在的顽疾,这样才稳妥。

睿和亲王猜测的没错,他们对这个国家有遗憾,对待圣人有怨气,但最为主要的是对雍和老贼的愤恨。

如今朝堂的乌烟瘴气,全是拜雍和一党所赐。上行下效,亲王喜豪奢,擅弄权术,手下的朝廷大员自然学得精髓,大肆敛财,买官卖官,人情世故耍的登峰造极。

党派之间的厮杀,甚至已经到达了,非我党内,其心必异,非我亲者,出手必杀的地步。台前是和睦共事的同僚,台下便是你死我活的仇敌。

朝廷的中枢机构是这个风气,地方州郡的造作可想而知,有这些妖物翻江倒海,百姓能安心过日子才怪。

朝廷斗争,波及到了军营。克扣士兵的粮饷不算新鲜事,但自先秦以来,军功爵制成为了普通士兵上升的铁律。

想当将军,就靠双手自己打出来,双腿踏上敌军的阵营。斩杀敌人的首级是军人腰杆硬挺的来源。

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本朝却成了笑话。军功和资历在今天远不如两句奉承话,两锭实打实的金子。

从军十五年,斩杀敌人首级两百三十颗的老卒,至今仍是名头最小的校尉。

靠着站队和送金送银入伍半年的新兵蛋子,摇身一变就成了都尉。

见了面就得鞠躬行礼,敢有半分忤逆就得挨军棍!

在雍和亲王执掌下的兵部,在军伍里有一句笑话:“兵部样样精通,唯有不会打仗一个毛病~”

仗着边境的便利条件,走私盐铁送往外族部落,一来一往,收入十倍不止。

虚报人数吃朝廷的空饷,等到刺史检阅核实人数,再以零散的铜板雇佣民夫假扮士兵充数。

再说些不为人知的事,全国军镇的屯田超过八成都被封疆大吏变卖给了地方乡绅与门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