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
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这则谶语在董卓的推动下很快在雒阳人尽皆知。
朝会之上,董卓言及此事。
“近日市井之中有童谣流传。
臣听闻后觉得这西头一个汉是指高祖兴旺于长安。
东头一个汉指光武兴旺于雒阳。
高祖到平帝正好一十二位,光武至如今少帝,也正好一十二位。
正所谓天运回合,此正合地支之数。
我观雒阳为都两百年,王气已衰。
今不如迁都长安,再造盛世!”
朝堂百官见董卓有意迁都长安,纷纷出面劝谏。
司徒杨彪出面说道:“关中残破凋零,不宜为都。
况且宗庙皇陵均在雒阳,无故弃之,恐令百姓惊恐。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望相国明察。”
太尉黄琬也出面说道:
“杨司徒所言极是。
自王莽乱政以来,关中被赤眉焚毁,尽为瓦砾。
自桓帝伊始,羌人又时常作乱,至今也未能完全平息。
长安人口百不存一,又岂能为都?”
董卓已经看透了这帮士族出身的官员。
他们把自己拦在雒阳,就是在给袁绍创造机会。
自己留在雒阳,等袁绍将自己击败,这些士族立即调换阵营,投靠袁绍。
既然这些人敬酒不吃吃罚酒,自己的好意他们不接受。
那就别怪自己来武的了。
董卓冷哼一声,言道:“我意已决,明日启程迁都长安。
司徒杨彪、太尉黄琬,阻挠帝业,贬为庶民。”
董卓留下自己的命令,径直离开。
董卓出门上车欲回府,却被周毖、伍琼拦住去路。
这二人也是来劝谏董卓不要迁都。
董卓想起自己与周慎的仇怨,以及他们曾经谏言自己留住袁绍,于是怒从心头起,直接让侍卫把二人推出宫门斩首。
二人刚被斩首,董卓却又后悔了。
这下自己与这些士族彻底无法和解了。
董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袁隗以及在雒阳的所有袁氏族人全部斩杀,将人头送到河内袁绍处。
他担心把留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响应关东联军,于是将二人召回雒阳。
董卓与皇甫嵩有私怨,待皇甫嵩回到雒阳直接将他下狱,想要杀了他。
幸亏皇甫坚寿到董卓面前求情,董卓才把皇甫嵩放了。
董卓想到这些士族说长安人口少,也没有什么宫室建筑。
于是直接迁雒阳百姓西行长安,同时让李傕、郭汜二人带兵劫掠城中富户,同时征收百姓粮草,以资军用。
他还把雒阳的宫室建筑焚毁一空,这样就没人说长安不好了。
董卓军军纪极差,士兵多有淫人妻女,杀人取乐的行为。
由于是强制迁移,大批百姓丧命于途中。
雒阳百姓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董卓派吕布去挖掘帝王、后妃和公卿的陵墓,收集珍宝以充实财政。
在运输过程中,虽然蔡邕极力保护,但是兰台的藏书也在路途上损失大半。
董卓将天子和百官迁往长安,自己带兵留在雒阳毕圭苑对抗关东联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