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点头答应后,他又转过头吩咐旁边的士兵,“小伙子,麻烦演示一下。”
“没关系,这就来。”
士兵没有推辞,迅速开始了穿戴准备工作,随即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了展示。
望着士兵流畅的动作及那超常的承受量,李干事相当满意地点点头。
“佘总,操作过程我们都看到了,但我们还想先订购一百台放到部队里试试效果,请别见怪。”
“理解万岁,没问题。”
对于此要求,佘遵欣然同意了。
即便表面上一切顺利,毕竟仍需要全面了解真正投入使用后的真实情况。
紧接着,就设备成本一事李干事发问。
“这套系统的报价是多少呢?”
“每套两万五千块米金,”
听到这个问题,佘遵给出答案。
“就这么个简单的框架这么贵吗?”
得知这一价格时,李干事感到稍微有点难以置信。
针对此质疑,佘遵耐心作出回应。
“李先生您可别光看它外表哦!
为了保证轻量化同时也足够牢固,使用了很多高级材料;再加上特别配置的动力源与控制系统,所以才值这么多钱。”
闻言,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李干事也不由得感叹自己是不是有点落后于时代了——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高端复杂的一个物件居然如此昂贵。
但细细想了想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毕竟这类科技产品里面蕴含了很多先进技术,这样的价位其实算是相当合理的了。
“既然这样,佘总,我们就先签订一百件的采购合同吧!”
明白情况后,李干事对着佘遵提议道。
“行!”
对于李干事的话,佘遵点了点头简单回应。
随后,佘遵与李干事一行人签下了这第一份一百件的采购合约。
虽然数目不多,但在佘遵心中明白这只是军方的一次初步尝试,未来的订单量定然会随之增大。
随着外骨骼装甲合同的完成,徐来等在佘遵的安排下着手准备对外销售版本的研究工作。
这个版本的核心目标就是在性能上略微逊于国内版,但也不能过于落后,因为这样既会影响到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利于市场定位。
因此,制作合适的外售型号并非易事,需要经过反复实验调整才能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然而,佘遵此刻已不怎么将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了。
他已经回到办公室里平静地处理日常文书工作了。
与此同时,在樱花的一个叫做本田汽车的会议室里,“社长,我们的发动机现在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销售部门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向本田公司的老板报告说。
本田社长听完之后眉头紧锁地询问道:“我们之前不是已经采取降价措施了吗?难道还不奏效?”
“社长,尽管采取了降价手段,但我们仍然比不过升华集团的降价策略。
目前,我们在龙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被压缩到了百分之二十,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销售经理带着一丝苦笑着解释。
“你们有没有试着秘密研究对方的技术?”心情不太好的老板直接问道。
技术部代表站起来回答道:“我们也曾尝试模仿改进,但却难以绕过升华拥有的关键专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