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一很孝顺爱戴他的妈妈,和妈妈一起走路,都得扶着妈妈。同时从小到大妈妈也把孙杰一当做掌心的宝,孙杰一没有恃宠而骄,变成蛮横的小霸王,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现在长大了,妈妈更是把儿子看作唯一的倚靠。“妈宝男”这个词多少带点贬义。但游敏在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恋爱中的人都是盲目的:孙杰一对妈妈的顺从被看作是孝顺,他对自己的家人好,那么他对我的家人应该也不会差,以后慢慢他就会明白过日子还是夫妻两个人,生活时间长了,夫妻两个就一条心了,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游敏当初在这一点上很自信。
现在她才发现当初也过高地看重了自己,而过分看轻了孙杰一的母子深情。也没有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也就是说她并没有等到孙杰一这样的觉悟,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如果说第一次因为朋友借钱,游敏和婆婆是第一次正面交锋。那以后游敏和老公孙杰一间或和谐或矛盾的相处都有婆婆的影子。在婆婆的观念里,游敏作为妻子,最好要做好一日三餐等待丈夫,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给丈夫留有足够的面子,懂得尊重丈夫,有事要和丈夫商量,听丈夫的话。婆婆仍在用她那个年代的一套观念来要求游敏。殊不知时代在变化,女性在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已经努力了很久,走了很远。
再加上游敏本身就是个有想法、理性的职业女性,性格爽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她和孙杰一相处从来没有什么尊卑之感,认为孙杰一做得不好的地方,她看见了就直说,像竹筒倒豆子一般,从不会藏着掖着,刚开始对婆婆不满意的地方,她也是直说,后来体会到母子一心,婆婆的思想很难转变,自己说出来也是纯粹找麻烦,索性就不说了。反正是和孙杰一过日子,所以以后不满和牢骚就只对着孙杰一说。婆婆对儿媳的不满说得多了,也发现儿媳妇根本不放在心上,游敏依然我行我素,婆婆索性也不说了,就找儿子说,反正儿子一定会听母亲的。
日子就这样过吧,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夫妻间怎么会没有磕碰呢。以前谈恋爱时俩人浓情蜜意,现在一起过生活仍要不断地磨合,是的,他们还需要不断地磨合。既然暂时不能改变孙杰一这个人,那就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婚姻生活。
但后来游敏发现自己错了。有时自己的不计较和忍让会被当成一种软弱和好欺负,至少在婆婆看来是这样的。
婆婆一辈子要强。
婆婆不是当地人。在婆婆年轻时,因为家里穷,来到邻近县城讨生活,在饭馆里做服务员,遇到一个男人,也就是后来孙杰一的爸爸。当时孙杰一是在机关单位里上班,是真正的铁饭碗。孙杰一的爸爸有3个兄弟姊妹,每个都有体面的工作。所以孙家的家境在那个年代是相当殷实的。本来孙家是不同意年轻时的婆婆的,但婆婆在工作中不仅能吃苦,而且能说会道,对孙杰一的爸爸又体贴入微,再加上孙杰一爸爸天生就是个老实人。最终年轻的婆婆成功赢得了年轻时的孙爸爸。
就因为这,孙杰一的大伯、大姑和二姑都有些看不起婆婆,一是嫌弃婆婆出身卑微,家庭条件不好;二是觉得婆婆太有心机。对此年轻的婆婆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婚后更加勤快地操持家务。
婚后不久,孙杰一的爸爸就凭借关系给婆婆找到了供销社的工作,让婆婆也吃上了商品粮。外人看来,婆婆是飞上枝头变了凤凰。可在孙家,婆婆仍被妯娌亲戚们看不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