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书从广东带了一万现金的事立刻传遍了全村。

不仅是村民,连带周镇长都特地来了一趟。

这会谁特么见过一万元现金啊,就这么一摞摞地放在桌上,看得人直咽口水。

周镇长在众人面前直接发话,镇里将会尽最大能力进行协助。

包括你们所需要的护栏材料,会协商供销社给与优惠,包括林业站人员前来等等。

看到万元现金,镇长帮着站台,不少人都后悔了,想要进行投资或者加钱。

更有甚者,居然夜里拿着些东西,来到家中。

对此,宁书直接回绝。

“咱话早就放出去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地儿。

你们现在进来,对之前的投资人不公平,所以没法接受。

但是不要紧。

乡亲们可以先观望,让我们来试试水,毕竟投资有风险,并不是说一定赚钱。

明年若是赚了钱,你们也可以搭建新的养殖场。

届时,我会让东子教各位!”

这话一出,都楞住了。

不少人私底下来劝说宁书,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现在人有啥赚钱的,不得藏着掖着,别人学了去,不是断自己的路么?

对此,宁书笑了笑。

“别担心,我们的市场,不是一个镇,不是一个县,不仅不用担心销路,反而得考虑是否能供应的上足够的货。

若是全村都进行养殖,日后若是做出了规模,做成了品牌...”

宁书没有说完,因为后续的大伙根本没听懂,但接受能力强啊,很容易就洗脑了。

不过明白求大于供,便够了。

没投资的那些也乐得先看看情况,万一亏了呢?

有个别来说了好几次,宁书依然给予回绝。

当初东子上门时,你畏手畏脚,现在看镇长来了,资金到位动了心,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所有的钱,都存进了邮局。

存折自然是在宁妈妈手里藏着。

要知道这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密码,谁捡到这张存折,都能拿去取钱。

当然,这事是悄悄地进行,没有告知任何人。

自此,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后续的事儿,宁书不用太操心,准确来说,他也不懂。

村里几位做木工水泥的,也是股东之一,老三和大伯会牵头,带着他们与村民一块负责相关事宜。

饲养方面交给东子以及另外三位小伙伴。

如今民风算是淳朴,从供销社买东西,不会出现回扣的事。

并且,周镇长都出面了,谁敢瞎搞。

所以众人都在期待着时间快些过,赶紧到了春天,大干一场。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十二月中旬。

宁书这里收到了一封信,来自分配单位的信件。

是他领导写的,挺长的,两页半的纸。

主要内容其实就一个,你啥时候回来上班,很需要你,在单位会有光明的前途的。

毕竟大学生,分一个居然跑了,估计这领导也挺郁闷。

若是宁书想走仕途,到国营企业里历练一番,有很大机会。

可惜,他志不在此。

加上开春要上大动作,自然不会回去。

明年的机会可太多了,隐约记得一些大佬,就是从这会开始创业来着。

斟酌之后,也给领导回了封信,表明了不再回去的想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