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子本就勤快。

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干活。

只是地里刨食,赚的钱有限。

往年一整年下来,口袋里能有个块把钱放着,就算不错了。

都不敢出事,不管好事坏事,要不,掏空家底还是好的,基本都要借钱。

别怀疑,事实就是如此。

这会农田的产量啥的都没跟上,就是那么些。

如果只靠着粮食,能够吃已经不错。

不是那么忙的时候,还得进山。

虽说都是靠着山长大,可能有多少收获,真不一定。

加上每家每户都有老小,有些人辛劳了一整年,反而欠了些钱。

宁书回来之后,通过林蛙,给村里的gdp提高了不少。

其实心里都清楚,他肯定是中间赚了一笔。

但又如何呢。

村里经常会来二道贩子,收木耳的,收菌子的,收野味的,不都是中间商。

放在之前,谁敢想一周里赚三位数,开玩笑呢。

并且,也有自认为脑子好的,去找过人,最后还不是让老三接手。

可做生意,需要本钱,需要门路。

东子都没有。

养殖业,却是他喜欢做的事,并且,这玩意儿赚钱啊。

在陈师傅那呆了一个月,明显能看到他们几家的经济状况远超于巴山屯。

有一回陈家老大喝多了,不自觉地炫耀,四家去年大概赚了有一万块钱。

听完之后,东子羡慕坏了好吧。

如果宁书没有帮忙,自己全家一年下来,估计能有二三十块结余就不错了。

死干活,没前途。

必须要赚钱。

也就是这个信念一直支持着他。

去到老陈家里,把位置摆的相当正。

平时没啥活,就把屋子整理清楚,把雪扫干净,帮着做饭,洗衣服...

勤快的人,谁不喜欢。

所以没过多少天,他得到了陈家几兄弟的认可。

才有后来的知无不答。

东子的想法很简单,明年开春之前,还得过去,看看蝌蚪如何饲养。

并且,护栏的事,也要提上日程,届时老陈会送些卵过来。

宁书给的两个任务是啥意思,他很清楚。

现在家里花了两天时间,总结了风险以及其他。

接着,找到了做木工的亲戚,与他一块去镇里的供销社,询问了材料的价格。

在第四天,拉上了宁书,村长,几位长辈以及那些个同意投资的小伙伴们上自己家里。

村里人想要做些事,长辈们自然乐见其成。

吃喝了一会,当老三说出,前期投资大概要一万块钱左右时,老人们举着酒杯的手都定住了。

都知道前期投入要花钱,可万元的数目,还是远超他们的想象。

村里明着的万元户可是一个都没有啊!

“一万...”

村长放下酒杯。

“你们几个凑了多少了?”

几个小伙子互相看了看,东子开口。

“除了宁书,五户人家,一共是五百三十六块钱。”

作为一村之长,对于村里大概情况还是知晓的,这五百多块钱,必然是能给的最大数目。

而且,还是因为九月份抓了林蛙的原因,否则要再打个五折。

“咱村里一共367户,有一些,是肯定拿不出钱的,有些是不乐意参与的,我觉得,能有一百户加入,就算不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