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希望小学的建设逐渐成形,四周的工地上,建筑工兵们忙碌不息挥汗如雨,冬日的冷风裹挟着尘土,吹拂在他们脸上,敲打竹筋混凝土的声音不绝于耳。整座小学堂已初具规模,四幢楼房围成了一个宽敞的小广场,教室内的长桌和木椅也已经摆放整齐。广场中央,一面高大的旗帜迎风飘扬,上面书写着四个大字:「舟山市希望小学堂」。方梦华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目光注视着逐渐成形的小学堂,心中一阵欣慰。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建筑物的落成,更是一场思想与文化剧烈变革的开始。

在小学校的墙上,方梦华通过昌国县令史才早已贴出了一张告示已经传遍了全县:腊月初一起对全县6至12岁的适龄儿童提供免费读书识字的机会。消息一传出,整个昌国县的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然而,这个本应受到欢迎的举措,却引发了不少议论。对于这些突然到来的「福利」,大家都心存疑虑,毕竟这个「魔教女贼」入主昌国岛带来的变化太过突兀。

「你们说,这些个贼人开学校是为了什么?难道要拐卖咱们的孩子?」昌国客栈跑堂的小声嘀咕。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看中了童工便宜,打着免费读书的幌子骗人。」另一个掌柜附和道。

「这女贼搞的什么鬼名堂?免费的书堂?不会是骗孩子去当魔教祭品吧?」陆家的长工不屑道。

「听说他们还要教女娃读书识字呢!这不是胡闹吗?」沈家的管家啐了一口。

昌国县的百姓们对此猜疑不定,大多数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生怕其中有诈。尽管如此,十一月底开学前的分班注册仍旧如期举行。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到十一月底开学前,前来报名登记入学的孩子不到三成,而且清一色都是男童。

负责登记入学的卞五儿皱着眉头,看着眼前寥寥无几的学生。尤其是看到那些只带着男童来登记的难民家庭,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当他分配希望公寓时熟知家底的一户名叫吴彪的难民带着儿子来登记时,卞五儿拦住了他。

「吴彪,你家三丫怎么没来?」卞五儿问道。

吴彪一愣,随即低下头,吞吞吐吐地回答:「这……这学堂,不是女娃能来的吧?」

听到这些话,卞五儿并不意外。他知道,百姓们心中的恐惧和疑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卞五儿冷笑了一声,挥手示意他到一边去站好。随后,他大声宣布:「听好了!这舟山市希望小学堂不仅招收男童,还招收女童!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来学堂读书识字!」

话音刚落,家长们一阵哗然。他们窃窃私语,不解为什么这贼寇的学堂竟然要教女娃识字。这种举动,在他们看来简直离经叛道。更令他们震惊的是,这学堂居然还有女先生。

广场上挤满了人,卞五儿站在台上,大声宣布:「今日,我们要给大家介绍小学堂的授课先生!」

家长们交头接耳,目光集中在台上。当卞五儿一个个报出授课先生的名字时,最后台下顿时哗然一片。方义娘、孟广娘,这两位女先生的名字让人意外得瞠目结舌。

随着卞五儿介绍常驻授课先生(方梦华,包完,吕将,刘若仙日理万机显然只能客串)的名单时,提到方义娘和孟广娘,这些家长们的脸色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他们难以理解为何要让女娃和男娃同桌;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些女先生的出现也感到不可思议。

「女娃上学还能和男娃同桌?这不是乱了伦常吗?」一个村民不满地嘟囔。

「这贼寇学堂,竟然还让女先生授课?」一个山羊胡的老学究质疑道。

「而且,还要招收女娃读书,这不是胡来吗?」另一个书生附和道。

议论声此起彼伏,显然大家对这个破天荒的举措非常不满。尤其是听到女童会和男童「同桌」学习,许多家长更是难以接受。

眼看家长们议论纷纷,卞五儿深吸了一口气,不慌不忙地继续喊道:「大家听我说完!小学堂为所有适龄儿童,包括女童,提供免费教育,必须义务入学!不履行义务的家庭没有资格入住‘希望公寓’!束脩全免,学堂还提供有鱼有菜有蛋的干饭午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