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似乎又没有办法,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既然要让李屠夫做一些事情,自然也避免不了由此而带来其他副作用。

看到杜西川渐渐归于平静,周望海才说出来这个情报的核心。

白马寺的总部希望青州和凉州的白马寺不要参与这次凉州三司案的一切事情,并且决定把凉州白马寺以及杜西川李同心等人全部撤入五散关内,任由凉州自生自灭!

可是在命令的最后,总舵却又强调,作为白马寺在甘青道的总负责人,杜西川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个命令进行调整,从而决定是不是要撤退。

但是,杜西川需要对这个命令进行负责,如果白马寺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产生损失,全部都要算在杜西川的头上。

同时,总舵还准备否决庆王殿下和道衍的命令,禁止白马寺在这段时间参加西夏前提境内的任何活动。

原因也很简单。

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上,也收到来自西夏的情报,经过朝臣的共同考虑,他们认为现在是非常时刻,西封山就像一口已经被煮沸的巨大油锅,任何的外部势力介入,都可能让这口油锅沸腾或者爆炸。

而且,当一个帝国的内部矛盾难以调和的时候,经常会通过对外的战争释放这种压力,所以,白马寺不想因为自己的介入,从而导致西夏把矛头对准了大渊。

当然,如果西夏有意进攻大渊,总可以找到借口,便如同几百年前,西夏曾经以部族丢了羊为理由发动了对前晋朝的进攻,并最终灭亡了前晋朝。

但是在孛儿只斤氏与爱新觉罗氏水火不容的前提之下,这种军事行动的威胁并不会太大。

毕竟西夏军队相对于大渊军队而言,虽然整体略占优势,但是大渊是防守一方,拥有五散关这样的地理优势,即使全部西夏军队倾巢而出,也未必一定能占到什么便宜。

更何况在孛儿只斤氏与爱新觉罗氏必定会各自保守实力的前提下,大渊更加不用担心这些事情,而这也是太子不愿意让白马寺去掺和西夏的基本思路之一。

在这个事情上,周望海终于向杜西川说了一些心里话。

承平帝的年龄越来越大,上朝时间越来越少,而太子即位的时间也越来越临近。

这个时候,太子不想节外生枝,不想因为不必要的干扰导致其在继位问题上出现任何变数。

这不仅是太子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包括他在内的白马寺所有高层领导的想法。

他们也希望太子可以顺利继位,然后他们可以取锦衣卫的大部分功能而代之,从目前的地下状态回到地面之上。

忠君爱国归忠君爱国,忠君爱国也是有目的,出人头地便是忠君爱国的目的之一。

对于其他地方的白马寺自然没有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收到来自庆王和道衍的命令,但是对于甘青道尤其是青州和凉州的白马寺,这个问题就很大。

他们不知道应该服从于那个命令。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