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伎俩

“不可能!”

老李像脚下踩了根弹簧似的跳了起来:

“凭什么说我买的这个是假的,我看你们店里那个才有问题!”

楚天走来来接过酒壶,看了两眼后对老李微微一笑:

“这位先生,我哥没有说错,虽然你收的这把酒壶和我们店里的那把很像,但也只是外表像而已,并没有体现出其中的神韵,而且,你的这把也不是银制酒壶。”

“同行是冤家,”老李冷笑一声,“当我不知道你们的小心思,只要是一样的东西,价钱比你们高,就说我买贵了,价钱比你们低,就说我买假了,你们俩个小毛孩子,还想用这招骗我,痴心妄想!”

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好脾气的楚天也不气恼,依然脸上挂笑说道:

“我们轻易不会帮人做鉴定的,但这件东西仿的是我们店里银酒壶,为避免误会今天才会如此,您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把两件东西放在手中掂一下,谁轻谁重一试便知。”

老李还没来得及开口,能有上手的机会,却让老王显得十分兴奋:

“快拿过来,我要试试!”

将两个六两左右的酒壶放在双手之中,老王掂了半天,脸上除了疑惑,还有些沮丧:

“这也没什么区别啊,难道是我的水平还不够?”

“不是的,”楚天笑道,“感觉不出来了,是因为您第一次接触到这把酒壶,而我们则经常把玩,自然对它的形制、重量等了解得十分清楚,哪怕有轻微的不同,也能轻易地分辨出来,我可以提醒您一下,左手那把壶是我们店的,是不是稍稍轻一些,而右手李先生的那把壶,是不是有些偏重?”

老王双手掂了掂,神情有些惊讶:

“经你一提醒,还真是这么回事,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重的那把是铅做的!”孟希一旁出言解释道。

老王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老李却伸手拿回自己的酒壶,脸色阴沉地说道:

“别说以前的老物件都是手工打造,就是现在机器流水线上的产品,也不敢保证每一个的重量都分毫不差,重一点儿就是铅做的,那我还说份量轻是铝做的呢。”

“那样上手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楚天耐心地解释着,“银和铅的密度差不多,却接近铝的四倍,冒充不了的。”

也许是面子上过不去,老李坚决不买账:

“你们这些生意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有话说,刚才我们在街上转了一圈,就你们店里的这些东西,地摊上都有买的,价格还不到你们的十分之一,谁知道你们是不是都在一个地方上的货!”

孟希心中一动,笑呵呵地说道:

“古玩真假鉴定本就是各凭眼力的事儿,一人说假也许就是假,百人看真不见得一定就为真,买卖不成仁义在,这种争吵没有意义,李先生,刚才说我们店里的东西地摊上都有,不是您的一句气话吧?”

“当然不是,”老李不再纠结酒壶的真假,顺着孟希的问话道:

“刚才我们去街上找这个酒壶,特地在各个地摊上看了几眼,有很多东西都和你们卖的一样,要价也都很低。”

虽然经过孟希的打岔,老李的情绪稳定了一些,但这笔生意无论如何也是做不成了。

----------

望着老李三人离去的背影,孟希眉头紧锁:

“小天,你自己看会儿店,我到街上去看看。”

由于这段时间总在街里闲逛,许多人都对孟希有印象,不时地和他打着招呼,孟希表面上嘻嘻哈哈地在和他们闲聊,心情却变得越来越凝重。

正好老李所言,仿佛就像前两天突如其来的大雪一样,地摊上忽然出现了许多金石轩所卖东西的仿制品,虽然在孟希的眼中,即便这些仿制品,很多都是粗制滥造,但并不妨碍仍会有人上当,比如说刚才的老王、老李。

古玩街的尽头,一个猥琐的身影正蹲在路边,向面前的一对小情侣卖力兜售着地摊上两块树脂做的假玉牌。

然而这两人年纪虽小,但眼光还不差,留给他一个鄙夷的目光后,便携手而去。

“曲老板,”一个声音带着笑意在头顶上方传来,“年轻人的生意也不太好做吧!”

曲老歪抬起头,阳光中是一张非常阳光的笑脸。

“原来是小孟老板,”曲老歪嘿嘿一笑,“现在的年轻人,个个都像你一样,猴精猴精的,简直不给我们这些老同志活路啦!”

孟希蹲下身,摆弄着刚才的那两块假玉牌:

“这两块和田羊脂玉牌不错,刚才那两个人咋就不买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