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县归来后,刘羡看到孟平的名牒,不由得惊讶万分:孟观怎么把儿子派到自己这里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当即派人去寻找这名青年,一面让绿珠准备饭食,一面在心里思忖孟观的用意。可思来想去,并不能找到什么道理。

因为现在是战乱时期,关中兵荒马乱的。虽然在刘羡的治理下,北地的秩序尚可一看,但依然不时会传来一些抢劫的案件。其余各郡更不用说,马贼横行,官兵被截杀的也不在少数,更别说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乱。不管孟观是有什么事情,都没有必要派自己的长子过来,他不可能没有别的心腹吧?

因此,关中的许多大族高官,只要是稍有条件的,要么把子孙转移到汉中,要么把他们送去关东。毕竟爱护血脉是人之常情,就连傅祗这样的贤官也不例外,本来刘羡准备将傅畅拔擢到自己的郡府内,当个督邮之类的郡官。但傅祗并不同意,在扶风之战开始前,就早早把家里的几个青少年转移到洛阳去了。

相比之下,孟观派孟平到关中来,不管是要干什么事情,其动机都叫刘羡颇为费解。他还记得孟观说过的话,之前他之所以在官场拼搏,无非就是为了子孙而已,其拳拳爱子之心,令刘羡印象深刻,甚至至今都难以忘怀。

既然想不明白,刘羡也就不多想了,不管怎么说,孟平确实是故人之后,还是要好好招待的。

大约过了两刻钟,孟平就到了郡府。

这还是刘羡第一次见到孟平,孟平身穿浅黄色窄袖戎服,用白头巾裹发,脚上踩着鹿皮靴子,打扮非常地干净利落。但也可以从他腰间的金钉、靴背的玉饰,看得出这身装扮价值不菲。也可以看出,孟观对这个长子爱护很深。

不过更让刘羡印象深刻的,还是孟平的面孔,真的是非常年轻的一张面孔,他没有蓄须,显得表情干净,进来时还带有好奇的神态,显示出内里也是一个年轻的灵魂。这导致他如父亲一般身高八尺,却并不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反而像邻家小弟一般亲和。

他见面就对刘羡执晚辈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晚辈孟平,见过刘府君。”

实际上,孟平仅仅比刘羡小两岁,刘羡颇有些不适应,他连忙将孟平扶起来,笑道:

“子衡不必多礼,你就当做是自己家一样吧。”

而后又指着桌案上摆的一些饮食,歉然道:

“关中现在还在饥荒,没什么好菜能够招待,你就将就一些吧。”

刘羡夙来节俭,即使在招待宇文逊昵延时也没有破例,此时自然也一如既往。招待孟平的就是一些野菜团子,一碗豆腐,还有些鸡子熬煮的菌汤。刘羡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不过等亲自接待孟平后,突然有些懊恼和局促。他想,后辈远道而来,还是应该安排得丰盛些,不然怎么对得起这张干净的笑脸呢?

孟平倒是不见怪,他笑着道:“我来之前,大人就告诫过我了,说府君是个朴素的人,不喜好那些里胡哨的东西,正好磨磨我的性子。”

“哦?叔时兄现在还好吗?七年不见了,他身体怎样?”

“多谢刘府君挂念,大人他身体很健朗,这几年虽然闲下来了,还是每天在家里练射,每日用膳,能吃下两斤肉,还胖了一些呢!”

“哈哈,那是好事啊!”刘羡笑了两声,随即叹道,“我这些年在关西,忙得头昏脑涨,殚精竭虑,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些安定的生活啊!”

两人随即聊了些洛阳官场近来的变化,虽然和妻子有很多书信往来,但书信到底不如闲谈,在孟平亲口告知下,刘羡才能知道过去故旧的一些具体情况:

比如祖逖已经转投到齐王司马冏门下,当齐王舍人,刘琨则走了高密王司马泰的路子,当了尚书郎,周顗也去当了尚书秘书郎,而刘乔则爬得更高,升迁到尚书省内去当尚书右丞,老师刘颂则转任为吏部尚书,乐广公目前是河南尹,满奋当了司隶校尉……

大部分人活得都还算滋润,只是有一件事令刘羡感到忧心,老师陈寿的状况似乎很不好。听孟平的说法,今年似乎得了气疾,整日在府中哮喘,医疗们都说不好办,大概大限就在这一两年了。刘羡闻言很是忧心,毕竟老师没有儿子,家里也就少许仆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世了,莫非自己又见不到老师的最后一面吗?

孟平从随行的行李里取出一个小包裹,递给刘羡说:“我在临行前,专门去了安乐公府,夫人已经把承祚公接到府上了,每日亲自侍奉,您不用担心,这是夫人在家里给您织的夏衣,也让我带过来了。”

刘羡闻言解开包裹,里面果然是丝制的夏衣,入手极为光滑,就像阿萝的肌肤一样。刘羡一时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他现在越来越思念洛阳了,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

但他很快收敛好情绪,先对孟平道了一声谢,随后把话题拉回正题,刘羡道:“只是子衡来到泥阳,应该不是来帮我传话的吧?如果叔时兄有什么嘱咐,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不需要有什么顾忌。”

孟平闻言,不禁露出忐忑的神情,他立直身子,正襟危坐,在胸中酝酿了一会儿后,才缓缓道:“我来到这,是希望刘府君能看在我家大人的面上,接纳我,让我在您麾下任职!”

刘羡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禁瞪大了眼睛打量孟平良久,狐疑道:“子衡,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不怪刘羡如此反应,因为这件事确实荒谬。不管孟观此前出身如何不好,但现在确实是上谷郡公,门第还要高过安乐县公。

要知道,目前为止,除去司马家宗室外,郡公可谓是寥寥无几。

无非就是八个人。他们分别是鲁郡公贾谧、壮武郡公张华、乐陵郡公石统、高平郡公陈植、巨鹿郡公裴頠、兰陵郡公卫璪、博陵郡公王浚、上谷郡公孟观。

这里面除了张华和孟观之外,其余六人全是世袭承爵,所以世人基本只高看张华和孟观一眼,有民谣说:“文则茂先,武则叔时”,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孟观虽然不被朝廷重用,但是该拥有的一些权力还是拥有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